百里江烟隔广州,西风吟思忆同游。一年秋色难逢月,半夜羁情易倚楼。
树冷栖鸦终夕起,草枯萤火满城流。河边无限萧萧树,遮尽归鸿又是愁。
名署皇家作重臣,姻连藩邸是天亲。何曾宠辱惊方寸,只觉安危系一身。
龙出匣时知气魄,鹤临风处想精神。金华本属钟灵地,况复金华殿上人。
梅岭巍巍半壁存,东西旌旆拥雄藩。总凭妙算持全粤,难怪高名动至尊。
临敌不忍游别墅,过庭惟有颔诸孙。千秋善处功名会,悟主封侯在一言。
德及吾家若有私,高深山水报无期。亭头酒熟年年醉,阁道花开日日窥。
梦稳得吟春草句,露泠空湿紫荆枝。护持容我狂奴在,七尺终酬国士知。
忆君终日望高空,多病天涯叹道穷。柳色有情依旧宅,菊篱无恙待山翁。
天浮积水云初白,树映斜阳叶正红。想到旅途肠断处,胡笳吹雁入秋风。
拍天江水浸鹅城,百尺浮桥半驻兵。花落野塘添马饮,月斜村巷失鸡鸣。
争看白面喧帘幕,竞买红绡入柳营。门外鼓鼙今正急,将军何事玉箫声。
秋叶初红谢故枝,溪深明月到偏迟。何当却肉犹难饱,陶自回舟未必悲。
岂忍断云分北雁,尚留馀醉候东篱。黄尘若肯长封砚,与尔同为无字碑。
扁舟归听浙江潮,八月愁霖暗未消。蕉叶尽题游子句,新词争倚美人箫。
荷倾冷露翻乌榜,柳歇秋烟亚白桥。初月不高江树暝,夜长银烛为谁烧。
岭梅花落白云秋,惆怅王孙久不留。石观远寻秦代隐,金装羞作陆生游。
云藏雁影千回断,月照猿声一夜愁。蜡屐若追前度兴,墨痕犹在海边楼。
一代文章老此身,十年青锁汉朝臣。落花何处寻庭巷,谏草无心示世人。
力薄瓜田多积水,酒阑宾客半成尘。秋风更有登楼恨,共发悲歌向海滨。
纸窗寂寂傍寒林,却有蛾眉向此寻。夜已三更谁得到,路无一线亦相寻。
吟成冷入当帷影,酒醒光从满地心。不待屋梁看月照,故人颜色自情深。
雨洗三山偃晚虹,晶晶孤月射龙宫。江心诗酒借来妙,天外旌旗望去空。
烟树影沉千里梦,芰荷香冷四边风。莫嫌异地离情隔,共逐流波亦向东。
归卧穷郊早闭门,故人书札远相存。无成犬马徒加齿,在恨君亲未报恩。
屋角落梅催腊酒,城头吹笛绕吟魂。阳回若许寒灰待,从此端居奉至言。
才抛弱管挽强弓,壮志年年滞粤东。只影飘零同泽畔,片言筹画似隆中。
未舒短翼飞为鹄,空把长髯捋向风。我亦穷途双泪眼,为谁弹作落花红。
莫叹馀生托海滨,时危聊作苦吟人。每谈节烈伤先世,一望风云感此身。
远梦渐知潮有信,寸心同指月无尘。五湖烟水何难得,只要当年肯卧薪。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