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清扬,立而望之,玉树竦然。看凤鞋双止,起时剡剡,蝶裙一搦,去影翩翩。
作意跗平,生憎指约,角逐花阴惯比肩。堪怜处,只风廊易响,雪印难圆。
鸦头罗袜新妍。躧利屣休劳小妹牵。试寻芳野绿,地同缋罽,垂趺霜白,天是华鬘。
宛转惊鸿,轻盈飞燕,论袅娜何如步步莲。吾含笑,笑贫家黄九,输与坡仙。
奇福到书生,乍飞来、一段昭陵清供。文石美中山,流传少、五字须勘骑缝。
名流点笔,品题殊似金人捧。蓦地红鹅,三宝失缸面,酒醒如梦。
多情频遇良朋,许延津剑合,漓江珠贡。入手乍重看,论波磔、同是艺林南董。
台莱作诵。刚刚五两轻风送。比例来禽,腾棐几朗若,三星齐供。
俊人逸兴,扫笔锋、琅然老圃清霜。描取秋容,隐撑天骨,悬知百卉无当。
露棱作芒。染墨痕、神似丹黄。只闲闲、几朵寒花,浅于疏柳胜柔桑。
当日石钟盘礴,正枝翘铁干,叶镂冰肠。负手行吟,挥毫草檄,移情宛在孤芳。
坐观大荒。共岭梅、一样苍凉。是云台、缓带风怀,日长闻妙香。
菊残叶谢,对雅吟、如逢老圃擎霜。花比人稀,影同云薄,高秋经露难当。
坠英敛芒。忆昨时、曾染娇黄。趁斜曛、散步巡行,两三余梗似柔桑。
休恨此花开晚,只看花兴懒,易沁愁肠。寥落宜休,丰神都减,难同白恰寻芳。
故园久荒。付暗蛩、竹瘦松凉。到篱边、重与盘桓,尚余清酒香。
矍铄翁豪,峥嵘郎秀,第一昭德椒聊。传神阿堵,授几锦堂坳。
照彻鲤庭雍肃,龙绫纸、轻点冰胶。春风拂,银花送喜,天籁和咸韶。
陶陶。珠树绕,翛然竹箭,蔚若兰苕。有童孙玉雪,想已垂髫。
我是龙门倦客,画图里、省识风标。韦平业,凌烟阁渺,顾视更清高。
九十春光过半。廿四风光初暖。阶下翠盆林立,叶底仙榴苞绽。
一簇红巾,翻嫌燕子迟来,遮莫海棠相伴。缓缓开琼宴。
花若解语,爱趁青阳烂缦。芳意几重,偏经雨丝风片。
节足花朝,不须火伞当空,领出紫红千万。
两两晨星寻旧雨。就短榻,参差语。奈贫病、撩人偏久住。
便贫也、神相注。便病也、神相注。
手把黄金豪气吐。同一笑、愁魔去。速置酒、分曹歌且舞。
桃花也、香风度。桂花也、香风度。
云影微茫,诗情隐约,危楼一角斜倚。奇峰三五朵,恍风雪、寻梅清味。
安排琴几,只彩景难描,锦辞须拾。神犹缀。会心何许,暮天明绮。
得意。呼取擎来,看笔花横舞,墨香轻泚。曲栏閒点拍,自怡悦、情如流水。
远山浮翠。似目送鸿飞,吟同蛩唧。芦帘外。试拈红豆,更添芊丽。
甲第连云,是王谢门庭,旧日曾见。画栋穹楼,藻缋依然满眼。
蝉连几道沙堤,渐忘了、火城近远。自客星、照影糺缦,文曜直冲霄汉。
彩云每逐流年换。看花堂、莫寻梁苑。珠帘不卷天香结,遮莫嫏嬛馆。
池上弱柳自青,夕阳里、波光清浅。试倚阑相望,相识否,梁閒燕。
揽辔清游,西度玉关,东涉松花饮马。记洛邑监河,颖滨观稼。
引起胸中突兀,指万里、龙堆堪陶写。曰归未得,摩挲两鬓,镜中如画。
聊且。且休暇。赖买得箕山,结邻栾社。甚五绾银黄,颂声盈野。
一枕希夷梦稳,祗霁月、光风閒来者。但更祝、商皓相逢,共絮戴星情话。
数墨寻行意肯降。挥玉管,对银釭。字青纸白倚南窗。
龙文鼎,力能扛。
雄心直许扬云椠,怜才急,古无双。校书更比著书忙。
辛勤意,两难忘。
峰影嫣连树影低。数閒屋,隔前溪。蘧庐随处踏鸿泥。
行吟罢,梦交驰。
阿连曾走峨眉道,雄奇景,客能知。望衡一似北山移。
无限意,辋川诗。
寂寞宫庭尽日閒。梨花瘦,淡如烟。两三仙果落人间。
可怜似,小儿拳。
画师写入秋风扇,红褪彩,翠流鲜。望空那有月华圆。
一株雪,尚东栏。
宵中风削。倏劈拍小窗,重衾先觉。砚背缬冰,镜里飞霜晴曦薄。
园林点缀殊纷若。待下了、水沉帘幕。晓来霁色,半空绵絮,又沾檐角。
一昨。柳边异景,雪花厚、三尺洁莹如濯。道是岁丰,寄语农田勤看著。
玉峰突兀高高作。皓月上、流光交铄。倚阑迥向薰笼,却憎刺灼。
万壑千岩,中有佳城,郁郁葱葱。孤舟相地,来去吴淞绿绉。
陟崎岖、莫问牛眠,营高敞、径登龙首。恰有自、娥江风邈,夐哉滂母。
生是名流清胄。合藏在石室,望如山斗。更有弥甥,宅相差为不负。
索茅以、丙舍三閒,积画叉、圭田五亩。谁守料、仙軿归去,墓门重叩。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