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名阀,怎翩翩年少,联蹁科第。不作寻常裙屐态,镇日摩挲图史。
篆是阳冰,画传海岳,妙绝乌衣致。十年邗上,朅来金马避世。
当日我谒贤良,低徊今昔,变法公先啐。一自寻盟回纥了,盈耳蜩螗如戏。
杜叟閒居,遗山野史,聊作优游地。白头相视,菊尊还许重醉。
校书东观多耆俊,何如月泉吟社。藜火吹青,苇航虚白,犹是玉堂潇洒。
儒生雍雅。向七伐书徵,三驱易假。草长莺飞,十年荏苒似湍泻。
茶香书著满屋,有公孙能读,联步金马。露幰嘉陵,星轺渭曲,饱看岧峣太华。
丹铅清暇。听递续添筹,凤池佳话。我欲跻堂,一尊窥邺架。
名门甲族,爱八砖花影,英英接武。奏赋明光撄上第,意气峥嵘如虎。
鹦武洲前,雁门山外,露冕经行处。秋风一霎,寄身仍近琼宇。
闻道暇日临池,豪端巧妙,雅意规钟傅。一自佣书藤纸贵,多少辇金窥户。
天际乌云,日中青李,点笔消残暑。古金贞石,玉堂宣入仙谱。
名贤那可区方域,东海喜逢吴札。岁月如流,须眉未老,一似金敲玉戛。
灵襟豁达。挈骑鹤腰缠,散分手滑。每有良朋,閒情戏向虎牙拔。
颇怜尘世磨轧。运广长说法,大声疾喝。四万八千,听者藐藐,只合装聋卖哑。
相逢天末。天坠絮飘蓬,酒酣耳热。闻道添筹,飞觚遥击节。
高密名门,阳陵仙裔,眉寿宾筵鱼雅。礼法师师,穆若清风林下。
曾偕历、夫子骖鸾,更看到、郎君行马。聊且向、燕南赵北,作枌榆社。
髫年调护萱慈,效纳肝故事,并刀直划。彤管流传,永作贤媛嘉话。
到晚来、随意含饴,了不用、封书还鲊。图写谢庭,群屐趋斟琼斝。
海上神山入望迷。锋车锦缆费驱驰。空无人处系人思。
睍睆莫传鹦武语,侏㒧休作子规啼。玉关回日与重提。
煖风吹动宫花颤。朝霞烘映桃花面。何事愁眉端。问郎郎不言。
避人娇语细。道破心中事。密誓费郎猜。笑郎呆打孩。
云蓝犊鼻明妆起。贴鬓莺哥紫。不须兰麝不藏遮。生就一枝灼灼女儿花。
无端戏语将人逼。頩怒翻难避。本来酤酒是生涯。赢得豹房天子不思家。
天上碧桃,日边红杏。难共秋风竞。半江芦溆一枝斜,正出水、伶俜不定。
初日高楼,流霞金井。恰照出、新妆靓。霜姿已是耐寒枝,况有个、梅花接引。
明镜新妆,消得满庭花蕊。隔时重见,较前番妩媚。
妙舞清歌,喜有同心阿姊。檀槽千点,灵鼗双穗。
舞到回风,爱纤腰轻贴地。翩翩乳燕,忒自然流丽。
万星璀璨,齐照玉人明绮。眉峰聚处,时露英气。
天花调,何处响玲珑。腰鼓碎敲彤点两,鬓钗斜亸趁回风。
碧玉自然工。
夕阳下,归去数青铜。衩手衔裙猜舞蝶,按腔顾影瞥惊鸿。
儿婿特笼东。
喧阗处,嘉客往登堂。乍瞥莹眸青玉案,轻攘玉捥绿沈枪。
天壤有王郎。
镜台下,判别更凄凉。不忍藁砧羁紫塞,便提矛戟洗红妆。
旌旆尽飞扬。
天人样,妆束内家传。璧月华严凝翠黛,鬓云齐整矗花钿。
高屐呀光圆。
赤龙导,军令一声宣。帐下鸦儿擐甲立,道旁蛾贼倒戈前。
直上纥干山。
庭阴立,无语觑窗纱。碾玉作盘轻送酒,敲金成筋缓煎茶。
郎意信难拿。
梳妆懒,双鬓浅堆鸦。羞入眉尖笼璧月,嗔留颊辅逗红霞。
人道是夭斜。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