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刘方平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月夜 / 夜月
唐代
·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怨
唐代
·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雪
唐代
·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代春怨
唐代
·
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采莲曲
唐代
·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唐代
·
刘方平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横吹曲辞。梅花落
唐代
·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苞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小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相和歌辞。婕妤怨
唐代
·
刘方平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人愁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裛红兰死,秋凋碧树伤。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唐代
·
刘方平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唐代
·
刘方平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
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波与浪,
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
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
同向玉窗垂。
巫山神女
唐代
·
刘方平
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
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
梅花落
唐代
·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铜雀妓
唐代
·
刘方平
遗令奉君王,嚬蛾强一妆。岁移陵树色,恩在舞衣香。
玉座生秋气,铜台下夕阳。泪痕沾井干,舞袖为谁长。
秋夜思(一作淮上秋夜)
唐代
·
刘方平
旅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赊。晚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
猿啸空山近,鸿飞极浦斜。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
秋夜泛舟
唐代
·
刘方平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宋代】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宋代】周敦颐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馀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唐代】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