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者巳去,死者留人间。骨骸自何夕,飞置山之颠。
取视始伊谁,县绠月屡牵。而不如馀魄,安卧攒青莲。
道士苦斯役,留函阁高椽。过客好奇异,启阅请自便。
兹物真仙灵,磊磊黄琅坚。高顶泥丸宫,紫气犹一弦。
晦明准天时,白黑互纠缠。胡为黄冠流,示人祸福先。
为予而变易,无乃劳子骞。玉蕴山色辉,斯理良自然。
荷花一夕凋,万里秋无色。独遗花烈芳,千秋袭陂泽。
扬舲溯大湖,风紧日巳夕。水鸟习旧栖,戢羽茭菰白。
吊古解维舟,去岸不盈尺。秉烛褰绣帷,金翘俨宫额。
烛灭飒然中,神爽凛孤魄。念此芒吻微,奚啻雄虺索。
岂无冶容膏,贞肌以为臛。念兹不能忘,惆怅至明发。
玩雪东门家,天寒雪正下。繁林积素花,群山映檐瓦。
杯至不得休,语密不可罢。鸟集池树颠,色暝天欲夜。
顾予同心人,而有太息者。云我为道谋,安得与君舍。
余为重解疏,敛襟向前谢。超言虽遣累,离绪难释挂。
驾言春阳初,那得便徂夏。执手归路中,冲寒为君话。
展箑不尽规,墨色鲜于洗。细图万壑云,寄我青山里。
感之不能忘,聊寄短篇耳。
董生抱利器,郁郁走燕赵。贱子亦何能,飘然来远道。
行止本无常,譬彼云中鸟。朝饮西园池,暮宿北林杪。
感事复怀人,生年苦不早。欲吊望诸君,迹陈知者少。
垂首默无言,春风秀芳草。
余君本今人,而有怀古思。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握管扫素笺,闭门谢时事。懒与今人交,自号古山子。
珍木无弱羽,广川饶劲鳞。皇都郁嵯峨,多士如繁星。
陈君在乡曲,少小驰芳声。去我三百里,可望不可亲。
昨予志广览,自越之燕京。见君长安道,一问知姓名。
却复讯动止,握手为予陈。自受相公知,忽忽复几春。
一朝去乡校,今作太学生。言温动有礼,志壮气自信。
晢颜口若海,丰下而长身。再往论文史,终夕如倒囷。
藻思蔚以妍,俨与骨相并。王良御八骏,技绝物有神。
一日骛千里,安得留其行。念予复南去,揽策临修程。
小见伺越鸟,秪入枪榆群。思君不能置,短篇陈素情。
高垣沼我驱,棘刺长如荻。松柏年十寸,至今长五尺。
一朝锤笼藩,小鶠决蓬翟。忽逢东来鸿,相煦以双翼。
逝焉渺长江,别子当几日。不能偕我飞,一顾一悲呖。
葵花似君心,向日解违阴。葵叶我所愧,有足不能卫。
与君夙相知,把葵吴山时。今日相思处,南冠絷楚傫。
片石插寒塘,泠泠箭竹黄。谁提数寸管,坐到一秋长。
我亦耽清致,传闻今几霜。翻飞乏羽翼,那得到君旁。
想见莓苔绿,坐令毛发苍。叠膝嘉肺中,望断云根觞。
令我操题处,青棘披孤墙。日影淡无色,十月梅早芳。
欲折以寄远,无此长臂攘。料理竹下人,应少寒枝香。
伯氏颇好道,终岁事修服。道上逢异人,髭须洒林竹。
修礼重致问,德音美如玉。扣之转微茫,焦螟游广漠。
冀得长奉侍,双飞向王屋。人命安可期,天犹互寒燠。
念别正徂暑,墓草巳更绿。瀼瀼日中霜,亭亭风际木。
逢师苦不早,炼摄总成哭。
昨见食偶者,析偶以为薪。零星椎股脾,寸尺移居臀。
心胸本无有,斧亦集其垠。辟彼偃师工,立剖瞬者身。
彼偃师者析,庸以免其嗔。免嗔岂得巳,为薪岂无榛。
何忘食女德,辛苦二十春。食偶者答言,当其为偶辰。
我即薪视尔,尔自不我知,我志如此矣。我欲尔也歌,尔即轩厥舐。
我欲尔也舞,尔即蹈厥趾。我怒尔唇阖,我笑尔唇启。
凡我所控提,尔即如我自。尔自不觉知,昧我蓄薪志。
偶也难亿诈,为鱼岂无知。假令鱼为偶,亦安避薪为。
此亦岂无谓,听我歌此词。当鱼在沼时,沼阔不容坻。
沼既不容坻,研复朝洗之。洗多墨岂少,墨积盈沼池。
从此再三洗,喁噞恒在兹。唇外无滴漪,缝唇墨即入,何况相沬唏。
君在大气中,塞海皆氛霾。君今口与鼻,能免不埃噫。
苏武在虏中,磕头皆羊羝。死生凭羝辈,起处亦羝隈。
岂惟起处隈,嬉宁谢羝嬉。君侪人如此,而况我也鱼。
我闻君里谚,契我鱼也志。非伴情所知,事急随则随。
僦居巳六年,瓦豁绽椽缝。每当雨雪时,举族集盆瓮。
微溜方度楣,骤响忽穿栋。有如淋潦辰,米麦决筛孔。
五月候作梅,一雨接芒种。菌耳花箧衣,烂书揭不动。
樵子不上山,薪炭贵如矿。生平好楼居,值此念愈踊。
数椽犹僦人,安得峻栌栱。买瓦费百钱,巳觉倒囊笼。
命工勿多摊,擘艾聊救痛。
种松六万馀,千五百株活。长养二十年,大者仅如括。
西斋落日多,六月苦炎热。邻园树木稀,遮翳不可得。
顾言种树资,求用此时节。命儿召两佣,伐干并其鬣。
干以需柱梁,鬣以备周匝。四垂慎勿甲,凉风任超越。
时移一丈板,独踞文竹兀。伸纸二丈馀,举墨陡一泼。
左盘持蛑螯,右罍把饕餮。挂衣梅叶梢,绿阴洒晞发。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