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元臣十二年,论思长在圣君前。昌期白首情偏洽,午夜丹心梦亦悬。
翊运中兴明日月,筹边朔漠净风烟。虞廷快睹夔龙在,功叙新歌入管弦。
春来骢马驻通桥,今使河南驿树遥。别绪岂堪羁旅地,许身长奉圣君朝。
风霜鹰隼声飞急,日月虹霓影动摇。为布阳和沾草木,恩华曾受汉家饶。
北闱疏乞过南省,喜得司仍献纳存。两地精忠悬日月,百年魂梦绕乾坤。
白云秋杪连青琐,芳草春深即故园。回首明光曾补衮,尚馀封事耀君门。
去年五月离乡国,转眼流华又一春。不厌殊方频作客,每逢佳节倍伤神。
空山旅鬓南州里,落日忠魂楚水滨。何必临流悲往事,满江风雨阻行人。
天下名山尊五岳,东南我已弋登临。行踪岁月成陈迹,到处烟霞结素心。
金简不逢苍水使,丹垆欲傍碧云岑。自敲清磬朝真祖,朱鸟飞来遗好音。
七十二峰峰上井,洞庭泉脉似相通。青龙隐伏频行雨,白鹤翱翔每驭风。
河影若浮尘世外,日华秪在海门东。谁能旋转清三界,万里江山一盻中。
万丈层峰生绝奇,不知谁削混濛时。高当南极开天柱,遥拱北辰转地维。
封邑于今仍旧址,荒苔何处觅残碑。翠华隐现松杉里,漠漠九疑悬梦思。
看山出郭扬芝盖,十里松阴带夕阳。碧落低临惟鸟道,翠微深处有仙房。
绝怜衡岳三灯现,俯盻湘江一线长。独步上封寻往迹,祝融云气总茫茫。
寻真杳□珠帘洞,洞里层轩烟雾浮。厌听泉声鸣涧底,忽看月色挂峰头。
起坐翻经过午夜,漫眨说法度清秋。朝来观海天无际,涵彩阳精烛九州。
揽衣不寐倾葵藿,兜率上人□□□。万壑云光疑水泛,千峰霞气觉天低。
□□吐日侵晨见,若木何年隔海迷。绝顶摩崖留姓字,肯言簪弁籍金闺。
会仙桥上石粼粼,桥下瑶花无数春。秪为俗缘牵白日,谁能冥悟出红尘。
壮游司马风流在,未达虞翻骨相屯。十载封侯元有命,懒残果是度人人。
鼓瑟湘灵何不见,羽人岩下奏箫笙。牛行石髓遗金迹,龙起沙潭喷玉声。
采药寻师应病暍,叩关问道不知名。芙蓉万朵秋云老,夹径黄花□客情。
岷山迤逦开南岳,端拱重华此帝乡。廿载摛文亲玉案,一朝分檄领衡阳。
登台载酒天花舞,勒石留诗涧草香。芒屦閒攀危磴上,境非蜀道亦羊肠。
□似莲形开朵朵,僧家住在藕花心。银涛夕泻滋珠蕊,紫雾晴分暖玉林。
长伴藤萝看虎伏,忽□风雨听龙吟。青莲玉井华峰上,安得骖鸾一往寻。
亿昨长安逢诞节,叨陪侍从圣人前。瑶池龙驭开三殿,文石鹓班祝万年。
此地瞻天双目断,因君就日寸心悬。垂衣高拱彤云晓,拜舞欢声动八埏。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