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游京口,浮家未有船。羡君无一物,篷底曲肱眠。
渡水穿云去,神光触处开。隔江如有得,飞锡早归来。
苦菜敷新叶,高槐偃旧枝。三生草庵主,故与此山期。
乱离多探报,荒僻少知闻。白发如荒草,秋来不可耘。
自识云门老,经时水石间。尚嫌闻法少,随度七闽山。
物微深可悯,畏雨复兼风。适见传呼宠,俄成扑地空。
资身惟朽壤,得意只繁阴。浪自声凄急,人谁听汝音。
云锦涨春坞,霞绡炫夕阳。东风多乐意,不特为红芳。
离歌三叠最关情,不省从来此地闻。早是春残心事恶,落花阴里更辞君。
君去东山踏乱云,后车何不载红裙。罗衣浥尽伤春泪,只有无言持送君。
君住江滨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
一梦巫阳乐已穷,三年犹复怨匆匆。倏云骤雨成何事,未必三年抵梦中。
妾愿为云逐画樯,君言十日看归航。恐君回首高城隔,直倚江楼过夕阳。
初合双鬟触事羞,离筵酌酒强回头。纵言眼软偏饶泪,莫道心痴不解愁。
强整双鬟说后期,相盟不在已相知。来时休落春风后,却漫嘲侬子满枝。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