怊怅十年别,萧条四海心。青山独横涕,白日屡沉阴。
旧梦新亭集,清歌汉上襟。缄书劝加饭,风雨又秋深。
杀气沉荆渚,军声动岳阳。虎争一阱食,乌啄万家疮。
凄厉家家月,狞寒叶叶霜。夔门故乡水,波恶畏瞿唐。
鶗鴂惊鸣万瓦霜,六街斜月夜茫茫。金尊移榻临花砌,白袷邀车过苇塘。
四海李膺名士长,千金陆贾使臣装。条支西去波无极,梦醒觚棱烟水长。
两年惜别离亭酒,一棹欢逢出峡船。今日何堪问朝事,古祠重与访岩泉。
买园种竹君仍健,荷锸移山我自怜。为语六街诸旧识,短檠寒榻尚依然。
朝事惊心累叹欷,君胡掉首向岩扉。朝辞帝女过巫峡,夜唤湘累下秭归。
归后江潭几秋树,山中日月尽春晖。彝陵郭畔匆匆语,目极神州涕满衣。
天际婵媛帝子灵,君山云白竹烟青。五更凉雨沉秋雁,一叶西风下洞庭。
涕泪尊前孤剑泣,悲歌水上大鱼听。年来苦作伤心梦,愁向湘川夜夜醒。
河山更洒新亭泣,仗下直言今不闻。江表流离失王猛,槛前痛哭见朱云。
风高陇阪沙千尺,火照甘泉马万群。太傅威名昔横海,只今人忆谢家军。
为绣平原正买丝,坐浇垒块酒盈卮。年时春梦迷离过,世事波澜起灭随。
屈子忧来惟索偶,兰陵老去更无师。虎坊桥畔多秋草,岁岁招魂续楚词。
蟋蟀风凄客半闲,当门恶草几曾删。龙蛇抱卵今盈泽,虎豹蒙皮尚守关。
海水宁因精卫减,虞渊空见鲁阳还。愿将铸错六州铁,尽化金钱借买山。
曾向兰台注汉官,更从海外视敦槃。帝车早碾昆仑雪,邛竹犹生大夏寒。
一代兴亡存法令,百年文物见衣冠。行人枉说甘英健,咫尺烟云隔岸看。
山居四五椽,羃䍥翳幽石。夜半寒潭明,水底众星白。
杨柳参差绿未齐,寒烟乱草上空堤。黄陵庙下多丛竹,一夜哀猿不住啼。
芦笋初生蕙叶滋,夕阳芳树屈原祠。白云不尽伤心色,洲渚青青二月时。
紫蟹初肥菊正开,西风花下独徘回。平生自恨无奇骨,梦里横行亦霸才。
津海兵荒蟹价高,沧桑如幻感尘劳。秋风尽日情怀恶,坐对寒花读楚骚。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