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登高嵩,烟霞万里空。澄心纵遐眺,不觉月升东。
风景爱江滨,徘徊不值人。寂寥满天地,耳目一回新。
援琴对飞瀑,相和声淙淙。抱得出尘想,不知秋又冬。
日日白云乡,拈毫岁月忙。古人难梦见,惭愧说倪黄。
世事浮云薄,閒来一钓竿。心閒身自适,烟水万重宽。
山童负素琴,随地写幽心。弹罢兴未减,吟怀在远岑。
负笈入深谷,爱此牵萝屋。持卷发长吟,江声助朗读。
携筇上乱山,日暮迟迟还。地僻寻诗夥,归来对月删。
山径入修竹,高冠敞野服。脾睨行翠微,云泉快耳目。
日拈一枝笔,时得而时失。寄语画者流,谨慎毋横逸。
高树暮烟横,飞花照眼明。四围围锦锈,画趣杂诗情。
佳诗有画姿,我画愧无诗。有诗方有兴,非是故稽迟。
偶画忘工拙,佳诗任细敲。莫将诗誉我,过誉转疑嘲。
顶易秃中书,力若遇强敌。迅扫一回过,宛如斗瓦砾。
毫乾俄化煤,笔湿易成滓。不是锥画沙,粗绝犹锯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