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艺君独优,诗画称两绝。努力继前贤,临川一枝笔。
风雨能令咫尺遥,篷窗高枕听潇潇。不知舍北湾环水,绿到村前第几桥。
游览何嫌荡桨迟,沿溪一任野航移。短篷忽觉微阴覆,知是红桥乍过时。
者边景物倍堪游,且自停桡欲暂留。忽漫好风来一阵,吹将小艇漾中流。
宿雨才收一镜平,绿杨两岸听啼莺。每经绝好溪山处,逢著渔舠使问名。
漏催半夜露方凝,高阁凉生第几层。仰视繁星犹络索,预愁明日更炎蒸。
古藤十丈落阴凉,踏遍芒鞋引兴长。行到桥边还小立,夕阳两岸听鸣榔。
绿波如画白蘋洲,柳色微黄绕渡头。忽讶中流红绰约,残荷犹剩一枝秋。
穿过深林路一条,忽看茆舍住山腰。寻途欲访幽人宅,尚有清溪隔几桥。
山重水复步迟迟,夕照苍茫欲暮时。渔父似知秋色好,停舟多傍蓼花枝。
碧檐红挂夕阳低,花影重重向晚迷。燕子忒忙巢未稳,柳梢先借一枝栖。
更深秋色正溶溶,高阁凉生第几重。月影半阶人未睡,一庭风露韵鸣蛩。
惊心怕见劫馀尘,满路腥风最怆神。多少髑髅抛道侧,不知是贼是兵民。
田园万顷尽荒芜,瓦砾盈场到处俱。触目更劳回首望,故乡也似此间无?
平原日落已黄昏,投宿荒村早闭门。四野哭声听不断,几家剪纸夜招魂。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