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春城到处荒,几回浩劫感沧桑。多情只有寻巢燕,飞上枝头话夕阳。
满湖风紧塔铃哀,两岸芦花雪作堆。万叠青山千叠浪,一帆飞渡过江来。
旅客重归阅四年,老青荒紫暮秋天。一花一木多情甚,历劫相逢也怅然。
庐井萧条封夕晖,凋零朋旧更何依。里门食宿浑无定,乱后还家不当归。
独上秋坟又几回,伤心一陌纸钱灰。年年此日豚鱼荐,曾见慈亲手作来。
惊涛如雪捲长天,椓杙连樯倍怅然。此日江神应笑我,马当风顺不开船。
山色船头辨有无,一峰隐秀不嫌孤。晓江揩得明如镜,雾鬓云鬟看小姑。
颠风断渡各停舟,我独来风快壮游。挂起蒲帆才一幅,浪花飞雨溅船头。
香土曾埋玉骨清,夕阳芳草共愁生。东流一片西江水,隐约还闻呜咽声。
环佩魂归人几时,妆楼何处觅荒基。故宫禾黍苍茫感,怕读苕生第二碑。
逆流漫说葬江波,更比湘灵饮恨多。野老犹传亡国怨,插秧时节唱秧歌。
千岩万壑百重泉,坐对匡庐手一编。遥指孤亭山翠里,抱琴应向此中眠。
良游我倘践前盟,选胜亲从尽裹行。记取断崖飞瀑处,寻君好听读书声。
频年月旦岂容诬,剖别妍媸列郡殊。忽忆画眉深浅样,自家知否入时无?
披图也比小登龙,发轫云程是此中。多少香闺传吉语,弓鞋初试一双红。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