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弯环罗带阔,千古零陵擅风月。取名如许安得愚,因病成妍却奇绝。
至今镜净不可唾,犹恐先生遗翰墨。泽及溪流不庇身,付与后来商巧拙。
我欲扁舟穷石涧,春涨未生寒濑咽。纷红骇绿四山空,惟有风篁韵骚屑。
清溪东去客西征,钴鉧潭边聊驻节。何时随汝下潇湘,归路三千橹伊轧。
偪仄深巷中,葱茏绿阴交。山家不早起,闭户如藏逃。
浓露蜕蝉咽,小风饥燕高。新渠廑涓流,坏陂方怒号。
遐氓病瘠土,不肯昏作劳。灭裂复灭裂,晚秧如牛毛。
空馀朝气白,浮浮湿弓刀。官称劝农使,临风首频搔。
万象閒无语,一蛩吟独哗。肃肃月浸树,满庭秾李花。
风从月中来,吹我两鬓华。北斗声回环,南斗亦横斜。
人生几良夜,吾行久天涯。离居隔江汉,何由寄疏麻。
冲雨上山头,临云看山脚。松间一弹指,开此宝楼阁。
草鞋方费钱,拂子不暇握。小偈出雷音,千古惊猿鹤。
二水之会新作亭,主人文章子墨卿。我记斯亭且不朽,千载当与文俱鸣。
题榜谁欤汉使者,风流好事饰儒雅。平生两君吾故人,安得系马亭阶下。
鼓旗西征上奔泷,所思不见心难降。瞿塘纵有文鳞双,爱莫致之章贡江。
顺流下沅江,溯流上澧浦。水深兰芷寒,漂摇惮风雨。
采采不盈掬,何由寄远渚。洞庭浮天白,遐瞩莽吴楚。
有怀独晤叹,橹声与人语。暮夜即维舟,苍茫定何许。
峡山偪而峻,峡泉湍以埼。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
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峡马类黄狗,不能长鸣嘶。
峡晓虎迹多,峡暮人迹稀。峡路如登天,猿鹤不敢梯。
仆夫负嵎哭,我亦呻吟悲。悲吟不成章,聊赓峡哀诗。
绿英吐弱线,翠叶抱修茎。矗如青旄节,草中立亭亭。
根有却老药,鳞皴友松苓。长生不暇学,聊冀病身轻。
峡之西,遂之东。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
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我本江吴弄水月,忽来踏遍西南峰。
不知尘界在何许,但怪星辰浮半空。直疑飞入蝶梦境,此岂应有人行踪。
今朝平远见城郭,云是东川军府雄。原田坦若看掌上,沙路净如行镜中。
芋区粟垄润含雨,楮林竹径凉生风。将士欢呼马蹄快,康庄直与锦里通。
半年崎岖得夷路,一笑未暇怜飘蓬。
三年屏杯酌,甚矣吾衰矣。眼中有淄渑,犹解商略此。
花酒俱来事更奇,不妨禅心絮沾泥。翠眉何时真度曲,细意烦君画蛾绿。
西畴涤场净无尘,原头远牧秋草春。一牛疾行离其群,一牛返顾如怒嗔。
目光炯炯狞而驯,点缀毫末俱逼真。不颠不狂笔有神,妙哉吾宗散仙人。
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万径无行踪,扣户惊剥啄。故人竹叶舟,岁晚梦漂泊。
自云饥所驱,岂不念丘壑。经谊金华省,文采石渠阁。
平生百未试,墨绶嚇猿鹤。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角。
不嫌干进钝,俯仰无愧怍。低回簿书丛,万卷无处著。
惜哉小举袖,负此不龟药。颇闻江皋县,讼简民气乐。
政成松竹林,诂训缉家学。乃翁力菑畬,待子收播穫。
三年此书出,众说眇萤爝。持归许窥观,慰我久离索。
今朝云泼墨,霰雨纵横落。樯竿挽不住,帆峭北风恶。
难忘昆弟语,易散清夜酌。匆匆别知赋,掩涕倚郛郭。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乐天号达道,晚境犹作恶。陶写赖歌酒,意象颇沉著。
谓言老将至,不饮何时乐。未能忘煖热,要是怕冷落。
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閒心灰不然,壮气鼓难作。
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日课数行书,生经一囊药。
若使白公见,应讥太萧索。当否竟如何,我友试商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