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咽高低韵不同,断魂江月更冥朦。隔窗暗觅声来处,响落晴霄一线风。
苧旗风里响连耞,蓼岸飞尘入钓车。昨夜碧城疏雨过,断畦秋菜亦抽花。
绿似春江水染成,窗纱分映色偏明。霜风一夜浑梢破,叶上残诗读不行。
血滴成花不自归,衔愁犹泣在天涯。秋声又比春□苦,除却渊明劝得谁。
故基何处是吴宫,醉上州城值晚风。箫鼓沉沉烟树冷,乱蛙声在落花中。
十日不作诗,昏昏如著酒。西风吹笛声,凄然透窗牖。
暝色起烟浦,庭梧多空枝。因轸故物念,暗萤死书帷。
濡毫写中情,哀蛩沸穷巷。藜藿弗满餐,庸儿谓痴蠢。
天高白云远,独偭枭獭群。蹇步望逸驾,衣巾粘垢氛。
交游日凋疏,芳草积零露。薄俗徒云云,此意欲谁诉。
男儿懒种南山豆,短褐踆踆走京口。一枝彩笔度阳春,五年不饮乌程酒。
杳眇长堤断马蹄,吟诗岂为黄金悲。菖蒲花老枫香谢,头上惊霜添暗丝。
红云无光日将暮,半幅离情捲幽素。迷魂细雨扑寒空,秦淮鲤鱼撇波去。
东家买金钿,西家买翠钿。双鬟耀钗泽,颜色如春妍。
朝开铅粉匣,金翠争光鲜。妆成倚高楼,谁不生爱怜。
君不见采蘋老人门似水,娇女无钱作梳洗。学他邻舍为花钿,惟将素面贴苔钱。
食蘋兮昆崙,驾文鳐兮西海。登群玉之府兮白云熊熊,祀司天兮毛采。
占筳篿兮瑶池,恍余心兮?厉。旋升兮轩丘,即平圃兮伫眙。
飒晨风兮丹木,闻环玉兮泠泠。神来归兮洋水,舞青鸟兮都庭。
陈桂尊兮藉白茅,申微词兮再拜以伛。歆余诚兮神何私,惟怙终兮拙鲁。
断崖兮秋清,野桥兮烟横。彼何人兮短褐,跨蹇驴兮孤征。
登蜀道兮出函谷,叫阊阖兮谒承明。兰皋兮芷葺,木涵风兮楚声。
渺何之兮不返,因有感兮吾生。
扬帆越震泽,暮上姑苏台。飞目眺衢市,第宅星宫开。
丹甍翔虹浦,碧户闯瑶街。方泉沼清镜,怪石环蓬莱。
姬房储越女,歌院集吴娃。涌觞广遥夜,蜡泪球青煤。
悬景驶流水,安乐难安排。堪舆金玉身,不防熬豹胎。
石穹霤能穴,树大风先摧。君子哉若人,方寸逆自裁。
弱龄性淡泊,郑圃吾其师。及兹拙生事,穷窘常经时。
无方可纾急,何以宣中怀。柴门蔽残席,咏书倦徘徊。
呼儿促觞至,目玩天云飞。山鸟送新响,日迟花露滋。
颓然醉檐下,不省何如时。虽非富贵乐,富贵乃所乖。
疏松碎明月,密竹筛清风。亲交昔与别,若谓行相从。
延企邈不及,音容随想生。谅彼亦耿耿,飞爽留空形。
援琴不能寐,意乃多于声。晤言岂无偶,眷眷讵可忘。
赦寒乃望春,赦暑乃望秋。望望复望望,寒暑无停辀。
磨空两灵魄,日夜东西流。血肉具此体,老我谁为谋。
泛然寓大块,万物同一丘。壮兮耄所伏,盛者衰之由。
暑退秋红滋,寒往春绿稠。奈何秋与春,不赦肠中愁。
皇天无私覆,白日照不明。览镜见白发,无路通上清。
恶命如恶草,羞与萧艾争。春风鼓元造,吹我来吴城。
繁华久寂寞,车马犹肥轻。寄家盘门里,古寺如荒茔。
地顽藓皮厚,终日无人行。嚣譊故相远,妻女多轻惊。
朝闻勃姑声,暮闻姑恶声。声云苦复苦,朝暮难为情。
梨花照愁肠,痛似遭五兵。一杯寒食酒,谁与论浮生。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