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儒生困路岐,残杯冷炙饱还饥。一朝得意春风下,便把驴儿作马骑。
惠初不死而言死,空本无情似有情。手把遗书一挥泪,秦溪三夜雨连明。
忆昨同渠离汝水,而今先我至天台。后生乍转通身句,悔不当初与道来。
鸟道玄关方打脱,刀山剑树又跻攀。老来别得安身法,八面朱门夜不关。
世途湔去利名垢,僧榻来熏知见香。昭旷情怀陶靖节,清明风韵孟襄阳。
家住秦溪紫翠间,好山终日绕朱阑。莫如马上寻山者,到老不知身在山。
病夫独卧雪山雪,抱渴惟思梅岭梅。岁晚犯寒宜好去,新年忍死待归来。
一瓶一钵且随缘,此事时时强为宣。知己不来春自老,孤峰皎月对寒泉。
秋瘴惊寒却自平,匡床独卧四无声。涅槃堂里通身句,永夜孤灯一点明。
一牛鸣地竹桥西,成趣生涯有菜畦。三度春归忆君别,乱红如雨暗前溪。
洞山好佛贵兼尊,老奯才方得入门。留得中心者些子,而今著力有儿孙。
一书远寄云中旧,五偈仍观雪子吟。且喜新丰消息在,南方满眼是丛林。
冰雪心肠独老庞,一枝春信果无双。茅堂客散熏炉冷,有味无言日转窗。
舀溪长柄向来杓,瑞世优昙今日花。到我住庵无此瑞,只将溪水煮山茶。
关西毛段蜀川绢,万里持来恐亦艰。谢汝殷勤复归汝,老僧布衲得遮寒。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