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吴则礼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赠油州杨吉老
宋代
·
吴则礼
先生个中人,百骸一破甑。
端憎屐满门,姑现维摩病。
枕边黄帝书,大笑医多卢。
酬对虽种种,而我初如如。
要吃十方饭,不担丛林板。
久入无碍禅,遂具通身眼。
客来据胡床,唤婢传酒觞。
深藏世啼舌,浩歌看屋梁。
孔兄掉头去,宁复挽渠信。
未办作痴儿,户枢以铁铸。
赠元晖
宋代
·
吴则礼
南宫先生晚为郎,学语小儿说元章。
屋下架屋安足数,突过钟王妙如许。
平生韵语何处有,澜翻旧识论诗口。
不落钤锤或自憎,举似痴心妄想儿真敝帚。
谁当料理晋马曹,讵复酬答视愈高。
恁君快写拄板相,政应颊上加三毛。
阿晖讵独爱奇字,径割全牛烹大胾。
笔墨须论顾陆间,岂止远过杨契丹。
痿癯吾作老摩诘,惟子堪任来问疾。
是事且置默然坐,舌端种种一时堕。
赠赵圣源
宋代
·
吴则礼
北湖洒西来,系船清洛尾。
老眼便许奇,日日南山紫。
脱身戎马间,见此佳公子。
手捉有锦囊,胡床教脱屣。
剧谈倚蒲团,胜处辄启齿。
非关偶追寻,臭味有相似。
不知官如何,但说丘壑事。
俗子初未侵,唤醒云壑睡。
古图开巨然,茗碗同料理。
落日望长空,西风雁行起。
赠子发
宋代
·
吴则礼
金铜仙人辞汉歌,近时作者嗟谁何。
王侯之种合瑰诡,君复鼻高胸块磊。
著身丘壑谢幼舆,此事端怜卿辈无。
口谭名理脚穿屐,手捉毛锥家四壁。
平生三尺古锦囊,掉头不爱尚书郎。
饱知得句要得眼,肯道挽弓须挽强。
老夫天与覉臣骨,大笑痴心妄想儿曾咄咄。
折应酬旧喜存乌皮,渴釜初欣识黔突。
未办浇渠酒一樽,藜羹且可细论文。
政思横说与竖说,莫废本来微妙舌。
赠醉吟先生许体之
宋代
·
吴则礼
种种未似哦北窗,头头不如唤酒觞。
论文处度过裴迪,觅句介然真佛光。
典肱饱作南山梦,提钵径坐僧伽床。
时时裹胫著两屐,盱眙城底淮声长。
招李汉臣饮与汉臣别九年相视癯然各已翁矣
宋代
·
吴则礼
平生三毛尔,鬓发眉与须。
标何忽霜雪,星星欲无余。
手中木上座,枯槁正类渠。
而吾方两忘,隐几者谁欤。
是身那有坚,寝饭姑如如。
旧时祖师令,似守商君书。
老夫亦耄矣,戒律今全除。
惟兹笑及嗔,二法元不殊。
独当招故人,浊酒满眼沽。
非徒洗耳恭听离君,且复浇索居。
白鱼良已佳,黄菊端未疏。
肯来共情话,宁辞办篮舆。
知府毛公显谟以诗宠还书轴谨次严韵以叙拳拳
宋代
·
吴则礼
天边叠巘云涛外,南人启齿北人怪。
给事笔力鼎可找,九鼎初如一毛细。
曲肱左省清梦余,长江拍拍天一隅。
后车聊载高阳徒,行复持被承明庐。
即今司业谁姓苏,还能办人酒钱无。
生憎枯槁屈大夫,金盘鱠缕日可须。
公也慎莫言归欤,英姿要作凌烟图。
至楚怀慎汉公
宋代
·
吴则礼
抱翁何许欲灌园,独怜帆腹会孤掀。
双轮有蒲良未好,束帛加璧安足论。
少日读书守贫巷,异时簪笔登修门。
相思徒吟老驼句,不见君来欲断魂。
至楚约诸人饭而圣功不来翌旦乃见过
宋代
·
吴则礼
前身坐衲僧,积此葵苋债。
今朝偶烹鲜,居士辄破戒。
摩挲羁臣腹,商略九州大。
平生折脚铛,个里有妙解。
关郎作底忙,使吾一长喟。
明发得得来,犹较些子在。
至龟山先寄吕少冯
宋代
·
吴则礼
出舟跛跛为情亲,催遣篮舆烦故人。
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
晨炊要索祖仁饭,老鬓旧著渊明巾。
传语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与覉臣。
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
宋代
·
吴则礼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
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
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
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至南京道中尚有莺声
宋代
·
吴则礼
投老长亭更短亭,翩翩楚柁正关情。
黄鹂要是知人意,犹作他时求友声。
至青阳先寄韩子苍
宋代
·
吴则礼
秃发覉臣百不忧,树头树底鸣栗留。
游方便具屈宋眼,出世真成陶谢流。
著冠来糴太他米,捩柁故转长淮舟。
莫问铜钱恰三百,浇肠一斗与君谋。
舟行对菊寄智夫侄
宋代
·
吴则礼
洛水微寒淡晚秋,坐教风雨打船头。
莫嗔宿昔爱霜菊,可是平生怕督邮。
未办作诗论句法,且当贳酒消人忧。
白眉青眼见小阮,共卧淮山百尺楼。
舟行坐睡
宋代
·
吴则礼
撩天鼻孔蟠雷车,世间诸法种种坏。
饱参饭后蒲团禅,花湖端为第一代。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五代】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唐代】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两汉】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清代】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