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陈与义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宋代
·
陈与义
斫竹和梢编作篱,微风如在竹林时。
无人来访庞居士,晚日疏阴光陆离。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宋代
·
陈与义
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
青竹短篱园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
宋代
·
陈与义
魂伤瓦砾旧曾游,尚想奔烟万马遒。
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
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屡谋。
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绿向人浮。
积雨喜霁
宋代
·
陈与义
积雨得一晴,开窗送吾目。
叠云带余愤,远树增新绿。
天公信难料,变化杂神速。
夕霞尽意红,诘朝固难卜。
西轩一杯酒,未风将军腹。
竹林怀微风,余韵久回复。
热官岂辨此,可必思烂熟。
曳杖出门行,栖鸦息枯木。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宋代
·
陈与义
墙头花定觉风阑,墙外池深酒亦寒。
马健莫愁归路远,诗成未落俗人看。
钓鱼不用寻温水,濯发真如到洧盘。
一笑得君天所借,尊前无地着忧端。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宋代
·
陈与义
诗情不与岁情阑,春气犹兼水气寒。
怪我问花终不语,须公走马更来看。
共知浮世悲驹隙,即见平波散芡盘。
得一老兵虽可饮,从今取友要须端。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於岳阳楼上明年十一
宋代
·
陈与义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
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
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
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
季高送酒
宋代
·
陈与义
自接麯生蓬户外,便呼伯雅竹床头。
真逢幼妇着黄绢,直遣从事到青州。
寄大光
宋代
·
陈与义
心折零陵霜入鬓,更修短札问何如。
江湖不是无来雁,只惯平生作报书。
寄大光
宋代
·
陈与义
芭蕉急雨三更闹,客子殊方五月寒。
近得会稽消息否,稍传荆渚路歧宽。
寄德升大光
宋代
·
陈与义
君王优诏起群公,也寘樵夫尺一中。
易着青衫随世事,难将白发犯秋风。
共谈太极非无意,能系苍生本不同。
却倚紫阳千丈岭,遥瞻黄鹄九霄东。
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
宋代
·
陈与义
退之送穷穷不去,乐天待富富不来。
政须青山映白发,顾着皂盖争黄埃。
何如父子共一壑,庞家活计良不恶。
阿奴况自不碌碌,白鸥之盟可同诺。
三间瓦屋亦易求,着子东头我西头。
中间共作老莱戏,世上乐复有此不。
问梦膏肓应已瘳,归来归来无久留。
竹林步兵非俗流,为道此意思同游。
寄题康平老眄柯亭
宋代
·
陈与义
高怀志丘壑,既足不愿余。
惜哉三迳荒,滞彼天一隅。
小筑聊自适,空园闢榛芜。
清影吊高槐,气与西山俱。
何以开了颜,庭柯作森疏。
月露洗尘翳,天风吹笙竽。
方其寓目时,万象供啸呼。
终然成坐忘,天地犹空虚。
券外果何有,浮云只须臾。
乃知钟鼎丰,未胜山林癯。
渊明死千年,日月走名誉。
不肯见督邮,归来守旧庐。
可怜骨已朽,后有谁继渠。
愿子副名实,此事吾欲书。
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
宋代
·
陈与义
西来金衣鹤,书落汝水湄。
云霞映道路,中有迎翠诗。
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
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
森然诗中画,想见凭栏时。
朝曦与暮霭,百变皆令姿。
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
众手剧云雨,唯山不瑕疪。
当年四老翁,视世轻於芝。
坐令山偃蹇,不受人招麾。
谁欤楼中客,俯仰与山期。
顾要君折腰,督邮真小儿。
因之感我意,故岩归已迟。
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宋代
·
陈与义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
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
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
倚杖夜来雨,东山烟散迟。
人间许长史,不与此心期。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两汉】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唐代】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