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崇山

短篷如凫鹥,载我万斛愁。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 其四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

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遥知千顷江,如今好颜色。

均阳舟中夜赋

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开窗望两津,烟树何其多。

晴江涵万象,夜半光荡摩。客愁弥世路,秋气入天河。

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长吟宇宙内,激烈悲蹉跎。

阴风

阴风三日吹南极,二月巴陵寒裂石。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

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

寒食日游百花亭

晴气已复浊,虚馆可淹留。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

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乱代有今夕,兹园况堪游。

云移树阴失,风定川华收。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

群行意易分,独赏兴难周。永啸以自畅,片月生城头。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 其一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 其二

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

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誇。

入城

舴艋溯溪来,款段踏山去。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

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牧儿歌不休,孤客自多惧。

士行犹运甓,文公亦习步。我敢忘艰难,冲烟问荒渡。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其二

清晓坐南轩,望山头屡侧。居士亦岂痴,飞云方未息。

乐哉此远俗,乱世免怵迫。那知百战祸,岂识三空厄。

闭门美享睡,开门瞻翠壁。远客谢主人,分此一窗碧。

新晴鸟鸣檐,微暑风入席。萧然此白首,岂更冒朝帻。

誓将老兹地,不复数晨夕。但恨食无肉,臞仙出山泽。

蛰雷转空肠,吐句作圭璧。一笑示邻家,向来无此客。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其三

我昨在衡山,伤心衢路侧。岂知得此地,一坐数千息。

易安生痛定,过美出饥迫。誓言如齐侯,常戒在莒厄。

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如何不己奈,开窗玩霏碧。

招呼面前山,浮翠落衾席。一笑等儿戏,都忘雪侵帻。

人生何不娱,今夕定何夕。向来万顷胸,馀地吞七泽。

念此亦细事,未遽瑕生璧。聊使山中人,永记山下客。

登海山楼

万航如凫鹥,一水如虚空。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

人间路浩浩,海上春濛濛。远游为两眸,岂恤劳我躬。

仙人欲吾语,薄暮山葱珑。海清无蜃气,彼固蓬莱宫。

再赋 其三

脩眉入幽梦,起费西南望。终愿学柳文,买泉筑愚堂。

错磨高壁翠,日日在我旁。忽在新野邹,行从泰山羊。

城中瞻使君,驾鹤高驰翔。诗成堕人世,字字含风霜。

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顾许俗士驾,平参丈人行。

封姨岂嗔予,震怒挟阿香。知公终可恃,不记当趋装。

清欢岂有极,夜色来苍苍。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馀赞

书如嘉殽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釐。

子不见刘协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法驾导引 其三

帘漠漠,帘漠漠,天澹一帘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

歌罢海西流。

虞美人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