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钱钟书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积李崇桃得气先,折来芍药尚馀妍。
只禁几次瓶花换,断关春光又一年。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音书人事本萧条,广论何心续孝标。
应是有情无着处,春风蛱喋忆儿猫。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如闻车马亦惊猜,政用此时持事来。
争得低头向暗壁,万千呼唤不能回。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醇酒醉人春气味,酥油委地懒形模。
日迟身困差无客,午枕犹堪了睡逋。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莺啼花放縠纹柔,少日情怀不自由。
一笑中年浑省力,渐将春睡当春愁。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向晚东风着意狂,等闲残照下西墙。
乍缘生事嫌朝日,又为无情恼夕阳。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生憎鹅鸭恼比邻,长负双柑斗酒心。
语燕流莺都绝迹,门前闲煞柳成阴。
容安室休沐杂咏
近现代
·
钱钟书
袅袅鹅黄已可攀,梢头月上足盘桓。
垂杨合是君家树,并作先生五柳看。
重九日雨
近现代
·
钱钟书
催寒彻夜听淋浪,忆说江南未陨霜。
我自登临无意绪,不妨风雨了重阳。
重九日雨
近现代
·
钱钟书
佳辰未展兴先阑,泉下尊前感万端。
筋力新来楼懒上,漫言高处不胜寒。
置水仙种於瓦盆中、覆以泥、花放赋此赏之
近现代
·
钱钟书
玉润金明绝世妆,参差顾影画屏傍。
重帷曲室温黁火,不假风来自送香。
置水仙种於瓦盆中、覆以泥、花放赋此赏之
近现代
·
钱钟书
枕泉漱石都无分,带水拖泥也合休。
好向凌波图里认,浊流原不异清流。
向觉明[达]属题Legouis与Cazamian合著英国]
近现代
·
钱钟书
火聚刀林试命回,又敦夙好拨寒灰。
荒城失喜书棚在,也当慈仁寺里来。
向觉明[达]属题Legouis与Cazamian合著英国]
近现代
·
钱钟书
费尽胭脂画牡丹,翻新花样入时难。
覆瓿吾与君犹彼,他日何人访冷摊。
向觉明[达]属题Legouis与Cazamian合著英国]
近现代
·
钱钟书
一瓻书借诚痴事,双泪珠还亦苦心。
太息交游秋后叶,枝头曾见绿成阴。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先秦】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唐代】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两汉】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著名。
【两汉】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