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无车马,幽居好避名。不因书带草,谁识郑康成。
南山青绕屋,秀色似匡庐。好买山中地,春来共把锄。
雪后逍遥谷,春风近玉堂。定应承雨露,白发对清光。
一病又十日,春归了不知。开门见芳草,不省是何时。
不到家山久,茅檐长薜萝。最怜春雨后,幽径白云多。
不踏乡山路,于今又几年。茅檐知不远,只在白云边。
露冷三秋月,香清十里风。都将春草梦,吹入小山丛。
秋水坠莲房,幽禽语夕阳。故园归未得,飞梦绕林塘。
落日湖光净,芳洲野蓼红。幽禽如有意,独立向秋风。
野水带平沙,丛篁映白花。鸟啼人不见,春尽客思家。
竹外幽花白,山禽立晚风。行人莫回首,不是故园中。
前山新雨过,碧树晚风寒。可惜清秋景,无人共倚阑。
涧底云根湿,林稍风叶鸣。何时明月夜,来此听秋声。
斜日江村外,苍茫片雨秋。披图忽相忆,曾上岳阳楼。
香奁佳句好,知是旧王孙。留得风流在,生绡见墨痕。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