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郎郎不应,郎自城中回。县官加粮税,面色如土灰。
十朝不一饱,郎从东西去。绩麻妾换粟,牵衣劝郎住。
汉帝贵神雀,楚人重山鸡。琅玕不能食,梧桐非所栖。
金镜四尺广,紫河万里长。还愁魑魅见,复爱霜荷香。
毛车乘弱水,燕卵献麒麟。奇香闻百里,惊动八街人。
何以问遗君,絓絓白玉紬。绸缪千万丝,自妾心中抽。
君梦妾不知,妾梦君不识。安得两梦偕,相逢皆此夕。
寂寞留山县,天回大地春。东风生旅馆,吹共故乡人。
春舸溯晴川,游衿忽怅然。落花催落景,流水送流年。
平生愁作别,今我适长安。忍使乡园客,都成梦里看。
片舸移黄渚,游车入紫京。那堪异乡思,坐见桃花生。
不见凤临国,惟看蝗蔽天。休尽草田麦,留炊茅屋烟。
忆尔胥江别,春风桃几开。人逢鹡鸰下,音得雁鸿来。
秋落衡阳月,春鸣塞上霜。往来年岁改,南北海天长。
接叶深为翠,双葩浅作黄。因怜合欢意,纱幕覆鸳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