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输谷献足相成,待石行云尽有情。识字蜗牛能作篆,管时山鸟解知更。
生涯不与嚣群逐,机事争如抱瓮行。惟有前峰同此意,年来相对静仪形。
家在青萝第一湾,茅扉长掩白云间。渊明酒后惟栽柳,上蔡年来已破关。
残腊应无请自去,春风如约又知还。日长园坞閒消遣,累石疏泉作假山。
长公文誉动名流,一卧沧江白发秋。姓字尽教魑魅识,雪鸿那向海山求。
空传玉宇寒相映,正忆金莲夜欲浮。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
茑萝门巷迥相同,竹长孙枝桂长丛。客至未沽秋露白,果成先荐荔支红。
诗来神鬼偏惊讶,语入鸥凫亦解通。世烈威名倾海内,老渔何幸庆遭逢。
丛荫转纡郁,满衣寒紫烟。相扶更一入,疑有藤萝天。
僧来索我诗,诗在青林杪。夜深独鹤归,一声江月小。
凉露滴空岩,蒲团阁初醉。呼童更煮茶,月落僧未睡。
四山袭寒翠,日出不知处。植杖倚岩扉,孤云自来去。
夜静露凝白,月朗星更稀。满庭湿空翠,浑欲侵人衣。
山居注玄穆,萝径寡轮驷。时有蓑笠人,携壶问奇字。
绰约敝姑射,倏忽归鸿濛。谁云橘中乐,不减商山翁。
烟水渺无际,芳洲多茂林。犹馀访旧兴,不减济川心。
层荫散碧漪,月色信寒翠。稚子喜相呼,去拾瑶琼翠。
出语好惊人,累日不成语。呼童觅吴笺,忽得江头句。
地僻鹿为群,山深云作洞。莫遣风太吹,惊我游仙梦。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