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祖有殊相,耳孙信多贤。阅世已黄壤,传家尚青毡。
妙语今作者,生气犹凛然。便须勒苍珉,揭此宰树边。
老牯挽犁泥没膝,剡剡青秧针水出。大麦登场小麦黄,桑柘叶大蚕满筐。
猿鸟初呼聚俦侣,缫丝百箔闻好语。此时物色不可孤,劝君沽酒提壶卢。
宜春客舍无一席,古观独眠不能夕。破屋飕飕人雨立,空林啧啧蛩夜绩。
青袍白马郡督邮,晨门过我鸣前驺。不求五斗彭泽米,且卧百尺陈登楼。
云梦青邱蟠楚薮,萍实江边大如斗。故垒摧颓百战馀,旧事传流千载后。
青崖半裂苍兕吼,空陂突过黄狐走。山深日落少人行,寂寥鸣蜩嘒高柳。
江湖一梦三年久,慰我漂零一杯酒。群盗须降汉赤眉,故侯办作秦黔首。
主人避地卧荒村,道傍故宅今仍存。乌鸟呼风白日静,藤萝挂月苍烟昏。
壁立削铁千步垣,客子不敢窥其门。一时胜事那能说,撞钟击鼓行金尊。
华榱翠桷刻蛟螭,蒿艾不剪与户齐。野鼠群行昼蹑壁,山鬼一脚夜撼扉。
胡骑扫迹今已非,官兵纵暴来无时。千炷眈眈四壁立,主人避地何时归。
三年践蛇虺,一命抵豺虎。悠悠故园心,万里崖峤阻。
祝融方司南,巨岳镇全楚。沧波喷石壁,白日洒飞雨。
寥寥苍梧帝,髯断泣二女。斓斑竹上泪,溅血今如许。
沈文吊湘累,鱼葬得死所。寂寞千载魂,故物但角黍。
吾生将安归,随此瘴江浦。逐臣正南游,倦鸟已北翥。
放身秋崖上,万壑赴一睹。干戈浩茫茫,安得两翅羽。
群休眩鹿马,独觉辨渑淄。虫鸟岂知道,断尾畏为牺。
草木讵有灵,卫足不如葵。智囊樗里子,痴绝顾恺之。
成坏系所遭,何必陋昨非。仪曹天下士,失身蹈危机。
一斥卧江海,南冠系湘累。不思蛇起陆,便作鸟择栖。
匿智以为愚,更欲名其溪。溪山清可厉,溪上碧相围。
石底行翠虬,烟中抹修眉。一朝纩息定,白日断履綦。
丛祠翳篁竹,秋风生网丝。凛凛望千载,避世真吾师。
故物不可寻,山川尚华滋。永怀西州动,兴言北山移。
欣然解其会,了了不复疑。独醒亦何事,誓将餔糟醨。
举酒酹一觞,宛宛度两旗。蕉黄配丹荔,歌此迎神诗。
千松夹道直,一水抱村流。清绝小丛林,绕舍竹修修。
老僧惯见客,坏衲雪满头。野果折奇苞,畦蔬剪新柔。
漂零五管去,邂逅一笑留。诗成写君壁,纪此梦中游。
烟云吐长崖,风雨暗古县。竹舆赪两肩,弛担息微倦。
茗饮初一尝,老父有芹献。幽姿绝媚妩,著齿得瞑眩。
昏昏嗜睡翁,唤起风洒面。亦有不平心,尽从毛孔散。
鸡号更五点,众星尚煌煌。残烛半吞吐,宿酒疑在亡。
碧井阴修梧,林疏月汪汪。峤南瘴疠地,饮此冰玉光。
晨瓶出雪乳,一漱病齿凉。众汲欲尽及,匏尊得细尝。
治国如烹鲜,驭民如牧羊。薰狐芦自焚,投鼠器必伤。
曹侯百世师,狱市寄全齐。天下本无事,庸人勿扰之。
危机蹈潜弩,恶吏冠虓虎。飞走岂不高,摇足堕网罟。
使君古太邱,妙割无全牛。班春千骑晓,长啸万壑秋。
棠阴日转午,风檐翠交舞。问道舍盖公,诵诗选何武。
渭水占熊罴,万里笞羌夷。试磨南山石,更草中兴碑。
三年客殊方,荣悴不堪说。迢迢家万里,奄奄命一发。
使君古丈夫,兴哀在缧绁。平生风马牛,旧职比鹣蹶。
欣然一笑粲,彼此百忧结。皇恩下天扉,泪泣孤臣血。
行厨洗玉盘,载酒助欢悦。庖珍问五鲭,饼字炊十裂。
徙突今未黔,班草永一诀。何须更秉烛,端是梦中别。
行尽海北天,笑指湘南路。使君载酒醪,拥节东城驻。
前驱千纛直,纵猎万人呼。尘流翳白日,十里映黄雾。
何人揖迎我,一苇横江渡。渺渺倦鸦翻,相随归薄暮。
汹汹万号窍,飓风吹海浑。冥冥蔽一天,瘴云埋日昏。
南荒底日所,黄苇三家村。谁云花解笑,但有鸟能言。
缪恩解南冠,归路首北辕。酒行可以起,稚子候柴门。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