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万古道理大,海内海外车书同。青山看世等过客,白发催人吾已翁。
干戈三载道路断,斤斧一朝林野空。西轩拭泪付长叹,怅望夕阳天际红。
十丈虹蜺跨碧空,行人过此莫匆匆。大鱼吹浪来船尾,明月流光出海东。
根本旧邦唇齿近,边廷诸将腹心同。丰碑屹立书何事,特纪当年谢傅功。
城郭空虚鸟乱鸣,彩旗拂柳夕阳明。山林乐土非畴昔,兵火残民思太平。
海燕归来无旧主,野花满地有馀情。一尊酹月悲歌后,搔首灯前百感生。
葛女祠前荐荔蕉,藤花风雨急飘萧。翠軿五夜灵氛下,银穴千年宝气销。
太史已闻书孝烈,遗民无复困征徭。绛唇朱袖归黄土,惆怅何人说二乔。
读书不谒万乘君,挟策肯傍诸侯门。啸歌苏台晚山碧,濯足洞庭秋水浑。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岂足哀王孙。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
八月归来下泽车,将军此意复何如。十年不佩封侯印,万卷惟收教子书。
风月祇今尊有酒,江湖何处食无鱼。建溪为谢罗从事,久不题诗寄竹居。
宝云寺里旧祠堂,自汲清泉酬野王。白马有神嘶古道,青衣无梦到禅床。
尘销坏壁书千卷,土蚀残碑字几行。欲借《玉篇》遗稿看,山僧无语立斜阳。
幽芳不自媚,白日净依依。风露已如此,山中人未归。
笔间珠树长,不借白云栽。尽日看龙挂,空疑有雨来。
行云都是梦,听雨甚于秋。㶁㶁盈阶水,时时一尺流。
定居人种竹,居定竹依人。新笋甜于肉,长竿健似身。
海上青毛鹤,山中绿发仙。相期采九节,同尔寿千年。
剑脊秋逾劲,鞭根老更繁。何堪拜吾竹,尚可友溪荪。
昔在嵩高日,仙人不可招。独行南涧底,采得虎须苗。
怪石玲珑白,方盆玛瑙红。倭僧到中国,何处挹清风。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