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天自腊抵新正,傍岸田园碧水平。官长祇嫌行路滑,不来天竺一祈晴。
拍天触石怒涛鸣,悬瀑奔流万壑声。好借一帆风信急,画船飞过富阳城。
塘汛闻鸡促晓行,一江风雨片帆轻。先生莫笑匆匆色,不是区区为显荣。
入春终日雨随风,一路江南抵浙东。两岸乍添三丈水,田畴多半浪花中。
数竿和月碎摇金,霜净烟梢碧玉森。我爱此君缘底事,清风高节总虚心。
森森古木拂云门,怪石嵯峨湿藓痕。正喜郊原沾霢霂,欣看流水到花村。
少年只爱繁华好,晚节方知冷淡香。数朵携归三径里,孤松相伴傲寒霜。
南省追随共一秋,东溟相聚又同舟。怪君已在天池上,更欲乘槎何处游。
海国茫茫水拍天,灵槎安稳御风烟。君家惯犯支机石,好挽银河润野田。
小春天气薄寒轻,屋角犹闻蝘蜓鸣。纪载空传冬入蛰,眼看壁上竟横行。
信书毕竟不如无,目击身经事事殊。寄语挥毫吟咏客,再休依样画葫芦。
胜迹已传工部句,轻绡复睹曲江图。不知草圣生花笔,犹向娥眉一画无。
小阳春后北巡行,番女番童夹道迎。非是细侯能致此,祇缘声教讫寰瀛。
浓云苍雾白茫茫,一路花梢滴露香。未信鸡笼真积雪,晓来先试北风凉。
交加篱落豆苗肥,冉冉荞花浥露晞。更见芳园香有异,盛开月桂间蔷薇。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