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城花国少垂杨,乍见纤腰却断肠。今夜台城残阁下,娉婷万树付秋霜。
金粉飘零玉树残,溪边老柳折腰难。也曾种入灵和里,莫作倡条冶叶看。
旧学新知密并深,喜君说古并谈今。东坡才力谁能企,馀沈犹传一志林。
九日我住南山曲,不用登高恣遐瞩。别墅秋深客少来,辜负花光与山渌。
渝州今日聚群贤,老将诗坛树大纛。官高未可乏閒情,历废讵能忘旧俗。
越日书来索赋诗,敢策疲驽追俊足。时艰正赖出群材,棋胜须看最后局。
可能小队出郊坰,未赏梅花酌春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