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宫楼阁倚云端,人世尘埃杳不干。万里海光生目眩,半天风势切肌寒。
老僧指境依稀辨,往客题名次第看。一奉胜游承健句,诗魔暗里为摧肝。
五马传呼尽避骢,二车行县海壖东。歌声被管腾新曲,酒盏垂莲学倒蓬。
回驭望仙双旆晚,戒程馀庆一帆风。拘挛不得陪供帐,只许区区鄙句通。
飞空恨乏王乔舄,拥弊几如晏子裘。兴利略行田际港,冒寒仍上海边楼。
草埋古迹存荒垒,云漏阳光见远洲。不独区区祗吏役,又随轩旆作清游。
岁华垂改月犹圆,寒夜长思一欿然。从政谩图行幼学,济民何术禦凶年。
消忧姑酌贤人酒,托德唯瞻刺史天。安得居诸如过隙,早看麰麦被原田。
顷随旌旆按东州,一别门阑物再秋。内诵德言如在耳,仰瞻云步但昂头。
掖垣遥想丝纶暇,海角方深赈恤忧。安得此身如泛梗,区区能傍济川舟。
白发书生意气完,确然行学效民官。九天宫阙心长在,万里江河分亦安。
屡愧姓名尘荐牍,岂论明类必弹冠。感公知遇如何报,唯有霜筠敌岁寒。
纳庆新春八十年,更逢诞日一开筵。童颜鹤发人间贵,道服乌巾地上仙。
玉盏煇煇擎寿酒,金炉苒苒泛香烟。暂停丝管听祈颂,愿见恩书历九迁。
杂花交错裹楼台,二月向残三月来。尘迹遇时随分乐,酒樽逢景等閒开。
幽禽有意名相唤,飞絮无情舞自回。游览莫为频数厌,逡巡便举送春杯。
绕栏矜赏日千回,赋咏惭无卓荦才。天意似嫌群卉杂,花王留在晚春开。
曾经唐苑声歌后,不是隋园剪綵来。安用繁言警耽惑,爱奇能有几人栽。
一番新雨洗楼台,何处红芳不烂开。春色渐随流水去,薰风还入弄琴来。
梁巢戢戢鸣雏燕,林叶阴阴覆老梅。遇景乘时须自适,江头每到日西回。
油云卷尽晓天明,风色融和日色轻。著处馀花知有命,一番绵雨喜初晴。
园林经润春难老,庭馆无尘气转清。谁道东君忘所属,此时于物特垂情。
春风几日为催开,却趁春风委翠苔。莫讶花王留不住,本缘真宰傥然来。
暗随蝶梦飘书榻,半逐莺声落吹台。绿叶依依犹可爱,吟肠终日为萦回。
盈盈仙蘤忽双开,似把轻罗一样裁。绿蒂相扶真艳出,芳心齐送异香来。
浪吟莫惜诗千首,烂赏何妨酒百杯。剪寄黄堂有馀爱,也应蝶梦不空回。
佛宫突兀枕琅山,金碧楼台诘曲栏。霁雨愿收田潦积,盛阳祈变麦秋寒。
红旌苒苒来何肃,赤子林林意自宽。早晚丰登应精恳,行看展报上层峦。
朴拙从来附会疏,恬然养内肯求无。自怜结发遭平世,不愧孤踪在坦途。
一意固当知趣舍,百钱宁复问荣枯。钟鸣鼎食非吾动,所得须论象罔珠。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