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霜鹘精爽老,目睨云霄长侧脑。不种河阳满县花,手披泮水收芹藻。
闭门较艺防请谒,门外宾朋迹如扫。饥肠得酒吼怒雷,牙颊生烟喉吻燥。
青灯枕上梦蛾眉,惊魄酷怕寒砧捣。纵未休粮仙骨轻,丹田亦合生梨枣。
归来清狂尚未减,怀抱向人辄倾倒。不作孟公投辖饮,乃欲悲吟效郊岛。
明年东风破柳条,万里晴江波浩浩。此时扁舟挽不留,依旧儒官守枯槁。
只今有酒不浪饮,迎腊寒梅为谁好。相将风雪不饶人,拂面飞花故相恼。
期君三日不如盟,定作回波嘲栲栳。
岁晚穷愁催急晷,吾人学道心如水。共访延陵季子孙,呼儿酌酒烹双鲤。
新有扬雄宅一区,旧闻孟母邻三徙。卜居清旷慕长统,近市喧嚣惭晏子。
但得门容长者车,何须声有尚书履。他年羔雁列君庭,吉士恐为君子使。
薛老峰前古游侠,脱冠卖剑剪须鬣。闭关孤坐百念空,面上老色如秋叶。
飘然飞锡华子冈,浪逐西风移步屧。摄衣升堂搥大鼓,是中不赏啬夫喋。
四众围绕如堵墙,要观霹雳飞牙颊。人生一梦几时觉,相逢栩栩皆蝴蝶。
何当蜡屐从师游,遮莫冯驩老弹铗。
谪仙独立风埃外,函丈席间藏法界。食前不愧孟子讥,容膝尚笑陶生隘。
若知北斗可藏身,定是须弥堪纳芥。不容广坐九百万,谁信维摩室本大。
鲁公虹气胸中蟠,发为心画妙笔端。严如礼乐陈太庙,肃若朝会罗千官。
想见诮杞叱希烈,不忧米罄无晨餐。曩凭熊轼守此土,浮屠受戒升高坛。
手磨苍珉纪岁月,大书深刻期不刓。至今父老见必拜,尚馀堕泪碑斓斑。
争摹墨本走四海,购求不惜千金殚。挂之虚堂拂尘壁,凛然六月阴风寒。
岂惟贼臣敛衽避,厉鬼不得神其奸。
门前五柳陶渊明,归卧柴桑呼不醒。锦官城西杜少陵,醉挹浣花溪水横。
几杖颠倒杯盘倾,似闻殷殷金石声。乃知达士未忘情,一觞一咏有馀清。
银杯落手新诗成,仰视寥廓鸿冥冥。富贵于我浮云轻,兴来慎勿骑长鲸。
人言唯君可卿卿。
掠眼年光洒飞雹,三载从游只如昨。似闻买船修水来,俄见呼童理归橐。
酸寒自是临川尉,况值凶年群盗作。干戈陌上玩经史,金鼓声中挹杯杓。
上官喑呜百吏怖,人皆唯唯君谔谔。此行作邑乱山中,安得校书天禄阁。
归谒黄龙老比邱,乞取囊中万金药。吾体溃闷假双井,信信致之亦不恶。
茂陵少年白面郎,手携五弦望八荒。攲帆侧柁转天末,瞿塘滟滪一苇航。
向来问字识扬子,年未二十如老苍。林花蜚尽春事了,粲然一笑西山阳。
幅巾相从竟日坐,虚堂扫地焚清香。人物已共远峰秀,谈辩更与薰风凉。
黄梅雨洗天界净,驱车出门指太行。朝侯暮烹不足道,人生离别安得常。
丈夫许与重气义,儿女惜别徒惨伤。观君潇洒负奇气,恐是天厩真乘黄。
愿言待价无速售,世间驵侩皆王良。
狄公鹗立横清秋,真气端能回万牛。平生作郡有老手,退食燕寝清香浮。
鞭笞得名亦不恶,一官何足偿百忧。岂如清净政不挠,男耕女桑民力优。
小人琐琐不足录,恶诗蒙公三过读。自闻归棹理江干,北望伤怀何刺促。
胡不强为此邦留,悬知季月当泛菊。愿言他日持节来,一洗苍生愁万斛。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
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
真净养儿如养羊,败群者去羊不伤。洪师斗擞蔬笋气,白昼穴我夫子墙。
粥鱼斋鼓了无碍,坐禅不废谈文章。老师颔之笑不语,坏衲百孔穿寒光。
洞庭风号波浪吼,笑揖逐客谈船窗。六月赤脚登大庾,黄茆瘴里餐槟榔。
天宫不合困两鸟,洪徐接翼鸣南昌。毛群羽族不敢喘,师乃啁唽鸣其旁。
欻起四明狂客念,扬澜恨不一苇航。男儿行役良自苦,水有鲛鳄陆豺狼。
何当啖芋拨牛粪,拗折拄杖挂钵囊。
儒林丈人称两苏,一言为重轻璠玙。见君诵诗出险语,抚掌绝倒徒惊呼。
贵耳贱目亦不恶,虎豹何殊犬羊鞟。劝君掩舌卧衡门,莫赋悲秋任摇落。
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
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
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
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袁公落笔清如风,妙龄场屋声摩空。陆沉簿领三十载,晚节自号无求翁。
朝廷公卿半亲旧,谁能挽致青云中。参天老柏耐霜雪,始知不与萧艾同。
俛首下邑亦良苦,此行定入明光宫。
沓沓举子万马奔,倾动场屋风尘昏。失身白袍青幕底,平生乾没三家村。
今君触热去乡县,矫如野鹤离鸡群。笔端万字洒飞雹,岂畏食叶春蚕喧。
广文先生倒屣待,三舍弟子气可吞。琴书在笥马在门,看看山上复有山。
愿君莫忘大刀头,何年驷马君当还。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