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还随海浪回,通明堰下小徘徊。东风吹落篷窗雨,点点春愁枕上来。
一壶春色玉生光,最爱霏霏绕鼻香。浅醉不禁衣袖冷,幽林风雨夜苍凉。
仙官新拜旧词臣,林下相逢又一人。勿谓沧浪清可濯,此心原自绝纤尘。
于世无功懒据鞍,诛茅种竹老空山。不应天与静中趣,自是人容拙者闲。
胶胶身世竟何穷,急电飞花过眼空。惟有离愁推不去,五更孤枕角声中。
吴九何如黄四娘,能令诗老醉颠狂。可怜去岁花前客,戎马尘埃两鬓霜。
杖头挑取一壶春,要使朱颜日日新。何必稽山寻贺老,风流俱是谪仙人。
暮年身计酒葫芦,定是前身刘野夫。他日烂柯山下见,俨然一部黑髭须。
曳杖山间自探春,雨馀梅意已清新。兵戎草草伤沦落,一醉花前有几人。
种柳栽花旧惜春,不知春色为谁新。年年青眼樽前客,只有寒梅是故人。
归来醉撚一枝春,照影凉蟾过雨新。不似霸陵愁醉尉,穿云渡水寂无人。
东风一纸平安信,闻道黄岗春已来。传语吴生好看客,梅花应似去年开。
市楼春睡厌都城,车毂喧喧枕上声。此夜客情还冷淡,一林风露夏鸡鸣。
竹枕藤床一室虚,松风瑟瑟梦惊馀。破窗犹有流萤渡,老我疏慵不读书。
老去人怜百病攻,平生感慨竟谁同。须知一点悬悬念,不在功名富贵中。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