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关不锁戍无兵,负贩行歌乐太平。绿野牛羊新牧地,颓垣烟草古边城。
山川自昔留形势,基业今谁问战争。陇上少年多意气,弯弓徒自诧功名。
碌碌功名安用之,更堪心事巧相违。秪缘叔夜此生懒,更悟渊明前日非。
客舍那知春色暮,东风但见柳花飞。潇湘亭下烟波好,送我如将短艇归。
临高怀远怅夷犹,放目微吟竟日留。一雁北来天杳杳,片帆东下水悠悠。
云烟惨淡关河暮,风雨凄凉观阁秋。回首何由叫虞舜,苍陵山色向人愁。
贫病侵寻不少宽,行藏何事更凭栏。儿曹不解市朝隐,我辈政宜文字欢。
客恨向来随处有,秋风待此著人寒。宾鸿旅燕元无定,莫把黄花取次看。
劳人州县若为情,蹭蹬穷途已半生。愁满西风双鬓白,梦回中夜寸心惊。
每惭彭泽辞升斗,终合吴门变姓名。且把黄花泛杯酒,秋深萧寺有馀清。
凉风收雨断晴霓,漠漠青山白鹭飞。竹树蔽亏涵野色,楼台灭没淡烟霏。
凌波鸣佩杳何许,驾鹤吹笙殊未归。怅念夷犹凄望眼,碧云千里又斜晖。
荒烟蔓草接平林,景物萧萧秋意深。水阔山长人去远,云闲天淡鸟飞沉。
宫前离黍他年恨,关外西风别夜心。莫倚栏干重留客,子山从此费悲吟。
万里高空卷素霓,徘徊几点暮鸦飞。波平洛浦棹歌远,风袅宫楼香雾霏。
猿鹤山中应怨别,莼鲈秋后合思归。此间自有江淹赋,不用桓伊恨落晖。
一枝枝自寄深林,何得翻然著意深。塞上亦知无马失,江边谁问有舟沉。
烦君烂漫千钟酒,慰我登临一寸心。醉后狂歌歌更切,未应愁减越人吟。
百年遗恨了难平,只有南山不改青。桥下温波秋渺渺,楼头霏雾晚冥冥。
祥钟福地衣冠盛,气润中天草木灵。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
霜洗残秋暮吹惊,长林蔓草敛馀青。忘机独鸟临清浅,避弋孤鸿入杳冥。
老矣未成南亩计,归欤空愧北山灵。独怜亭下潇潇柏,能伴幽人槁木形。
桃李丛中独立难,自怜孤艳怯春寒。微风只解分香去,流水犹能照影看。
冷落霓衣慵按舞,斓斑妆粉未胜冠。留连芳酒无嫌晚,要与凉蟾共倚栏。
傅粉生香作意开,柔情似欲挽人回。犹怜行役匆匆去,不是寻芳得得来。
姑射山头若冰雪,谢家林下绝尘埃。空江月落东风冷,谁并孤舟一笛哀。
天上旌旗照海隅,规模想像百年馀。雷霆号令推神笔,龙虎风云识谶书。
顾盼八方平僣乱,讴歌几世乐耕锄。他时谁唱纷更术,不念艰难树立初。
砥柱西倾朔野宽,鱼龙掀舞去漫漫。润蒸霏雾一川暗,怒激惊风千里寒。
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