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中含月窟圆,凿开冰玉万重坚。明生虚室疑无夜,冷积阴岩自有天。
琪树飞花迷鹤侣,石门掣锁露棋仙。玲珑相对同高洁,宛在华阳福地眠。
七年同在省东厅,回首征途夜戴星。南国远猷资幕府,西山爽气挹江亭。
壮年报国心常赤,贤主知人眼为青。鸿雁未秋音信少,每思好语似兰馨。
龙虎韬雄赞紫枢,凤凰池好占洪都。文章光燄无如李,疆域西南本属吴。
勘定有谋裨宰辅,治安求策礼真儒。落霞孤鹜江天远,未暇登临倒一壶。
春云江上晓阴阴,膏雨知时直万金。草木总添苍润色,乾坤先溥发生心。
新雷频送檐花细,秀野遥沾陇麦深。今日燮调逢大手,苍生久已望为霖。
得闲来访单绣使,上堂只逢双墨君。小轩雨久长新树,近午风生驱宿云。
更策羸骖寻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连营万屋无闲地,小满初晴麦气薰。
长沙爵邑旧鄱君,曾驻临川壮武勋。帝室遂能宾百粤,王孙今复将三军。
火旗铁马晴观阵,玉帐银灯夜话文。北望金陵作乡土,钟山佳处有飞云。
碧桃朱阁武陵塘,俯视鄱湖一境苍。珍羽高栖能择木,彤弓远发即穿杨。
春郊过雨游氛净,晓垒摩云旭日光。共识平生心事白,每将忠孝振纲常。
桃发三枝结一实,仙子献时云阙开。灶突腊寒烟忽断,檐梯夜静月频来。
征途海岱皆戎马,故国池台尽劫灰。松叶满山风自扫,天高未见鹤飞来。
绿水红嶶暮霭芬,联裾穿出羽林军。一街月色白如雪,两马风前去似云。
桥下商船依市宿,城头戍鼓隔溪闻。到家无意梅花帐,更作相如谕蜀文。
铁壁巉岩阨要冲,古来设险大江东。半天虎踞山如旧,万壑鲸吞地更雄。
上国控临吴楚郡,西藩环护帝王宫。当年驻马坡前望,想见金陵气郁葱。
列嶂飞空翠几重,晨光拂树露华浓。江南地胜来丹凤,海上天开起火龙。
都邑豪华超六代,烟尘荡涤见诸峰。可怜白鹭三山句,金谷惟宜罚酒钟。
紫翠光凝日欲晡,上方楼阁隐模糊。归林高鸟巢纱幕,喷雾雄龙护宝珠。
点染神功皆造化,留连好处是桑榆。涧松掩映同迟久,莫对山灵叹暮途。
御风疑是上瀛洲,灵渎生峰倚斗牛。海底龙宫随浪出,域中鳌极在空浮。
川妃据险神南国,造物钟奇抗上流。天堑倘如平定日,画船箫鼓接琼楼。
四海何人有鲁连,几时乐土似尧年。锦江雪浪浮云外,黄鹤风烟战马前。
与子飘然同桂楫,昨宵忽尔梦芝田。从来建业兴龙地,莫学稽山掉酒船。
低垂天宇湿青苍,西走危矶是马当。怒虎脊高生龃龉,活龙鳞动闪光芒。
三更独月开初晓,万古重关扼大荒。应想山灵爱诗客,翠屏如削照衣裳。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