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止书三箧,归亡酒一鸱。
惭无安世书三箧,滥得扬雄酒一鸱。
斯人活国计,不数管及萧。
惟公廊庙姿,骨相宜珥貂。
饱闻胸次有云梦,语作惊澜翻舌端。
骑鲸公子汉于菟,并驾殊非李与苏。
晚喜此士来相亲,呼童汲涧濯玄云。
江南溪工琢溪玉,凄风瑟瑟江作縠。
迎春不负千金诺。
蕊珠妙言,字照编简。云霾三馆,其人则远。世衰道丧,完节者鲜。
临终之叹,作世和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