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虚,严训督。膝畔依依课读。添活火,袅炉烟。宵深未许眠。
竹频敲,风乍咽。阁外乱飘琼屑。灯影碧,纸声酸。翻书呵手寒。
文坛劲敌。总角花生笔。短短春衫垂柳色。两袖芹香应滴。
桃花马上扬鞭。高楼卷尽珠帘。偕问谁家玉树,篁宫第一青年。
蓼莪堪痛。榻畔雁行形影共。血是鹃啼。肠断灵萱欲悴时。
何曾解带。报答劬劳刚一载。回忆心酸。长夜西风阵阵寒。
学识才兼始擅长。风云月露总寻常。乾坤大义付平章。
为念重泉薶烈魄,更搜潜德发幽光。千秋笔底姓名香。
月满良宵,楼高秀水香尘绕。凤箫缥缈。咫尺仙车到。
寸草同心,未得春晖照。伤怀抱。思亲梦杳。泪滴鸳帷晓。
黑貂裘敞几多年。一朝领袖文坛。儒生风味只清寒。
鬓发将斑。
迟暮才沾天禄,高堂已隔重泉。回思往事益心酸。
茶水无欢。
牵袂处,风急雁飞遥。几度床前重握手,临歧一别已魂销。
永诀是河桥。
榻畔记叮咛。字字凄清。遗孤付托任非轻。累世宗祧香火系,一脉相承。
念念孔怀情。死者如生。白头犹自抚零丁。克尽友慈原是孝,永慰幽冥。
长门月,永夜怨凄凉。露湿瑶阶罗袜冷,一帘风静百花香。
树色隐昭阳。
关塞月,老将梦魂栖。绝域经年添白发,清辉彻夜冷征衣。
帐外马频嘶。
高楼月,帘卷碧云端。十二风鬟香雾湿,美人吹彻玉笙寒。
皎皎画阑干。
江上月,水国湛清华。涌入玻璃流不去,空明万顷白无涯。
钓艇出芦花。
坟上月,玉鉴挂疏松。一碧光寒人迹杳,孤魂隐隐咽秋风。
蔓草露华浓。
秋光满目,叹种花人逝,花还依旧。闻道花时同剪烛,堂上埙篪叠奏。
玉树孤森,谢池梦杳,往事空回首。清吟抱膝,凄凉滋味消受。
应是对景伤心,霜枝难看,懒醉东篱酒。鸿雁声凄深院寂,坐听苕苕清漏。
赋岂招魂,秋尤动感,泪滴三更后。梧风竹月,小阑干外寒透。
曲折雕廊,玲珑绮户,当年巧费安排。珠帘卷处,燕子逐春来。
想见红围绿障,东风早、薰透兰阶。香泥红软,寻芳拾翠,曾印缕金鞋。
名花犹出色,几枝锦绣,还傍谁开。对湖山半榻,满径荒莱。
冷却歌茵舞席,空留得、月上平台。无人到、遮窗疏柳,残夜影徘徊。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