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光阴已半过,更无英气可消磨。心粗自不容机事,耳热宁须托浩歌。
世味近知闲处好,宦情终觉少年多。东桥有路通三径,奈我才非二仲何。
午梦缠绵卧起迟,晚山相对一支颐。飞花欲尽春归后,啼鸟不惊人静时。
好雨每遭风废阁,夕阳仍受月侵欺。同曹尚忆刘郎在,曾爇银镫夜赌棋。
一榻无尘四顾清,晚风凉似雨初晴。庭花解笑升沉事,梁燕疑谙故旧情。
疏瀹此心临水近,卷舒随意看云行。清谈莫是清吟好,不误苍生自瘦生。
白雁南来送蚤霜,江枫一夜换新妆。风缘吹万空人籁,月欲成三过女墙。
秋蚁抱香浮暖液,荷蜂含蜜褪枯房。茶铛泣处声如橹,错认书斋是野航。
金马门深昼漏迟,石渠新草汉文辞。丝纶世掌多君在,竹帛名传为尔期。
匏叶鋋墙风起处,土花生砌雨晴时。革除旧恨成新乐,木榻清樽颇费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