晔晔紫芝岩石隈,避秦有地似蓬莱。可怜白发坐不定,又被汉朝呼出来。
怪石蹲身草芥中,错疑猛虎喷腥风。何消重费将军力,只在当头一箭功。
西汉诸儒君最醇,无人见面意应深。三年尽力窥经史,一旦看花了古今。
十九年间堕渺茫,饥来齧雪齿生香。一心只梦飞归国,双眼何曾看见羊。
牛女宫中事若何,亲身曾得上天河。逢人莫说支机石,漏泄苍苍意已多。
翟公冷语久逾新,汉世交情古亦今。不被死生贫贱转,此时方始见人心。
年当五十始荣华,覆水难收重叹嗟。岂信后来春色别,满柴担上尽开花。
昔日贤哉二大夫,东门祖帐耀通衢。太平时节独先去,阖国人知此意无。
飞玉堆寒二丈过,杜门僵卧养天和。不愁屋外六花大,但觉胸中清气多。
玉局曾经拜老君,子孙今尚宝玄文。要知龙虎山前意,但看空中数片云。
一身英气射光芒,北定中原事转长。落得两篇出师表,至今只是汉文章。
孔明抱义耻偏安,不道中兴事业难。赖有石头知落处,任从人换八门看。
母病杯羹意未谐,解衣竟欲卧冰开。有心直透清波下,安得无鱼跃出来。
清谈何补晋江山,谁与中原了岁寒。惟有白云三四片,飞来自向古琅玕。
雪夜怀人泛剡溪,造门而返是还非。不曾相见犹相见,满载清风独自归。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