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当垆应怪人,陶陶一觉了残更。无情不作如花想,梦见醉乡生月明。
酒国韶光无际涯,大人境界绝朋侪。生来自有一方地,何待醉终才始埋。
独抱洋洋太古心,王门何苦欲相寻。狂来宁可破琴去,不许俗人闻此音。
名爵虽荣心最苦,莼鲈有味食无厌。后来京洛风尘暗,转觉吴淞江水甜。
孙楚匆匆误答时,说来颇与事相违。枕流漱石翻为妙,活弄胸中倒一机。
一朝周处奋英豪,三害皆除岂惮劳。若是不能降自己,纵屠龙虎不为高。
犹记兰亭三月三,流觞曲水畅清酣。分明一段永和意,好向羲之笔外参。
老气苍寒松树活,閒情幽淡菊花开。一条古路无人走,还且与人相往来。
彭泽归来老岁华,东篱尽可了生涯。谁知秋意凋零后,最耐风霜有此花。
名士天生磊落才,只耽痛饮罄樽罍。谁传一味解酲法,歌断离骚眼自开。
铁柱遗踪尚俨然,五陵后必出群仙。当时谌姆说甚么,四十二人都上天。
碧眼空空照九州,阮公不是我同流。划然长啸谁听得,独有苏门山点头。
长城徭役苦咨嗟,澧水偷春隐岁华。有耳不闻秦汉事,眼前日日赏桃花。
白昼平津涌似雷,尽惊灵物出尘埃。倒翻三尺挥空去,对舞双龙破浪来。
弘景层楼掉太清,万龙捲翠响泠泠。此心不出三界看,一片秋声何处听。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