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穿户窥人悄,瘦损容光。暖贴银簧。为有山花斗艳妆。
小窗寂寞兰薰静,日透衣香。寄语仙郎。珍重新秋一味凉。
春光黯淡放春迟。留得好花枝。一壶清酒,与花共醉,须待人归。
花默默,柳依依。眼低垂。更看佳景,更咏新诗,更待它时。
数到落梅风,枝上尚留残雪。应记玉人攀处,正阳春佳节。
太湖石畔任欹斜,浓香渐吹灭。拈笔欲题新句,奈晓鸣鶗鴂。
梅花香里。熏染东风醉。天放梅花天有意。枝上露珠凝泪。
横斜绿水之涯。偏惊暗度韶华。又见玉人攀折,帽檐亲插疏花。
凭山阁。绿云扰扰罗衫薄。罗衫薄。寒蛩鸣处,暗寻篱角。
那堪犹有霜风恶。银床叶叶惊吹落。惊吹落。一番秋信,几回寂寞。
未有新诗答岁华。愧无人把碧笼纱。唤婢还将梅水煮,试新茶。
竹韵松声都淡雅,山光水色亦清佳。墙外一枝娇欲语,碧桃花。
芭蕉本是寻常种,绿满空庭。绿满空庭。雨雨风风、不觉动人情。
窗纱映处题诗遍,一片声清。一片声清。最怕残更、和漏几回听。
花事阑珊春已了,人倚翠楼头。往日思量今日休。
溪水自东流。
溪上桃花无处觅,空拟逐渔舟。便有瓜皮一叶舟。
怎载得、惜花愁。
绿绮调弦消静昼。甲煎添香兽。枫叶几重重,一夜相思,染得猩红透。
茱萸插遍登高后。引好风吹袖。只为暗悲秋,人比山容,也带三分瘦。
竹径凉风袭,莲房晓露垂。新过小雨带烟滋。卧听朝来、风讯倍凄其。
砌畔葵心冷,堤边柳发稀。渐添酒债渐添衣。一样帘栊、不似艳阳时。
小院静悄。残花暗恼。一片春阴,雨昏雾晓。天际远见飞红。
恨狂风。
黄鹂啼近山深处。来又去。此意终孤负。一株寂寞,相对黯淡梨云。
斗文君。
绣骑归晚。深沉梨院。袅袅游丝,罥花不断。春去芳信初传。
柳生绵。
情人易被情牵惹。何曾舍。未醒愁春也。江城一片,红雨恨煞风斜。
尽飞花。
波影澄澄天渺渺。花似笑、剧怜年少。文鸳戏浴水西东,恁识得、花中好。
江上晚红香梦老。相映处、斜阳芳草。漫天凉露逼衣单,已报道、秋来皂。
楼角酒旗风。吹起春踪。把杯愁散古今同。树上辛夷舒木笔,笔笔书空。
江上数云峰。著处情浓。一番心事有无中。写恨缄愁凭仗此,望断归鸿。
瘦损病馀身。容易愁春。梅花喜见一枝新。倚竹凌寒凝望久,意化闲云。
罗扇掩歌唇。听去含嗔。魂随飞絮落溪津。看到青山山缺处,涌出冰轮。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