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花宫月,疏钟报晓晴。地超三象外,人觉万缘清。
茹素分僧饭,观空入化城。真诠今已悟,宁畏毒龙惊。
金马违朝谒,云林久卧疴。阶寒鸣蟪蝈,庭古荫藤萝。
束带知围减,观书厌帙多。无人来问疾,独坐似维摩。
少年好疏懒,遂与性相安。经月常忘沐,逢人或不冠。
鼎里金将化,囊中玉可餐。解言脱屣易,岂惮拂衣难。
谁言龙藏远,亦在凤城旁。塔涌金银界,筵开功德场。
常明瞻慧月,利涉藉慈航。沉痼还能遣,斋心奉药王。
秋来不觉早,落叶忽已繁。物化每相代,吾生尚何存。
微材同樗栎,僻地当丘园。窃慕东方子,一官堪避諠。
山深人不到,仙侣暂相从。金马联骢马,晴峰映雨峰。
竹屿今栖凤,花潭旧伏龙。方欣窥妙偈,遽拟谢尘踪。
宝地风尘绝,琳宫日月偏。雁来还绕塔,龙去尚留泉。
户里天花落,空中梵乐传。远师休禁酒,客醉欲逃禅。
紫阁肃阴阴,重门寒意深。忽看百里雾,来作九秋霖。
洒道先清跸,沾花度禁林。楯郎方夹陛,雨立湿衣簪。
秋月澄初霁,退公方掩闺。稍闻金柝动,坐望玉绳低。
巢鸟喧余湿,庭花落故畦。羁人惊候变,灯下理寒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