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动地竹牙生,社雨淋冈蕨臂擎。田野杯盘容我饱,牛羊鼎俎为谁荣。
能无智虑随天转,未有工夫与俗争。苦忆南园江健令,解于忙处用閒情。
辽海沈沈信息稀,苍松枯尽草侵扉。楼台有字知年岁,城郭无人辨是非。
像座风轻蛛作网,醮坛春老藓成围。道翁久蓄瑶琴意,莫为閒名取次挥。
冷雨迷濛懒举头,望中恐得故乡愁。梅经旧腊香犹在,水被东风冻已收。
鸟喜春和纷格磔,马嫌泥滑转夷犹。人生祇有安居好,可奈安居不易求。
采采新英出远冈,生香不断冷垂浆。地神手老皮先紫,山鬼肠饥色更苍。
野馔自宜清品味,世情谁识淡馨香。旧林春草盘飧惯,忆共邻翁踞坐尝。
秋堂灯烛夜辉辉,照我书边泪湿衣。何术更堪图惬快,平生已是足乖违。
悠悠客路和愁往,杳杳青山借梦归。虫响风鸣俱有恨,惊残二十七年非。
槛前清沼一奁披,墙外横山百马肥。长使座中知爽气,岂烦天际问脩眉。
留宾出酒人皆喜,不语看云众未知。饶借俗儒谭尔雅,主公偏重谢家诗。
轩昂不肯事雕锼,放却名缰已十秋。举世有为皆负累,百年无闷更何求。
长驱好意归吟笔,笑领真风贮酒瓯。嫌我生涯非濩落,纸编寒夜困灯油。
李杜是非张相国,曹刘忌惮吕将军。异时各有凌人气,此日何妨负我文。
议谕当如山顶石,光荣会似雨馀云。恨君不悔邯郸步,希世功夫枉十分。
尘土营营自满城,此间赏望四时清。朝看云树吟天末,夜对溪光醉月明。
只见渔樵真气象,岂知廛市细纷争。座中更挂庸儿榻,未识冰壶有旧名。
欲辞铃阁重徘徊,世路无人计实材。宾榻少因高士下,醴樽多向俗儒开。
孤踪此日叨馀论,直笔他年倚上台。召节不迟天陛远,辍耕朝夕为公来。
马足迟迟破晓霜,朔风迎袖过川梁。帘栊几处迷醒魄,烟霭满空含曙光。
已是途程规进取,可能怀抱似鸿荒。平沙莽莽兵戈地,却为千秋起吊伤。
花困蜂莺柳困风,年年春恨渺无穷。已添病格忧诗债,未破愁城忆酒功。
日月正居劳苦上,山川长在梦魂中。游鞍赏席今多少,想见浓阴替乱红。
临邛大邑少鸿生,初敬多辞马长卿。几许分财来涤器,不如收迹去躬耕。
生前遇主无高位,死后遗文有盛名。毕竟负他贤令意,被人传说是闲情。
日日春阴共惨然,愁怀不称艳阳天。已从鲁酒迷醒枕,更向瑶琴怯武弦。
往事自惊千里梦,胜游谁犯五更烟。因君解道花如锦,始为芳菲忆去年。
闻说群芳初满园,未能寻赏恨参天。风豪雨横伤莺蝶,酒冷诗荒负管弦。
屐齿有时临藓径,马头何日破晴烟。谁何赠我宽怀语,每道新年似旧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