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旷何极,望迥步初停。一雁来空阔,千峰入杳冥。
炊时烟独白,牧处草犹青。古塞残阳下,低徊记所经。
高台夜色深,月下闻清琴。能使座中客,俱生尘外心。
石泉泻寒碧,霜竹折孤音。曲罢长天静,忘言一整襟。
旅舍灯犹在,村人语渐稀。山兼寒月静,叶带暗霜飞。
厩马啮槽枥,邻鸡唱翠微。烟霞惹残梦,幽思满柴扉。
一帆高挂暮江头,万里归心葭菼洲。早岁莫吟平子赋,春风还上仲宣楼。
山围落日催寒叶,水下平沙滞远舟。樽酒重倾歌未断,朔云南雁动离忧。
关山万里望中收,策杖危岩最上头。畿辅西来雄镇列,渔阳东去大河流。
归樵独立看云晚,游骑闲盘射雁秋。今日三边烽燧息,晚烟斜照恣夷犹。
鸦飞红树报秋晴,人在荆关画里行。半日闲为尘外客,十年心契此山名。
蜂窠僧舍围岩住,螺髻云梯叠石成。绝顶茅庵游不到,天风吹下转经声。
炎灵焰尽土崩分,谯上兴师志不群。世系已从曹相国,碑铭合署汉将军。
无何卖履成悲泣,几见当涂是谶文。惟使陈思夸健笔,《感甄》一赋不堪闻。
银汉星桥不动尘,斜飞火凤入勾陈。一声雷起地中蛰,万树花开天上春。
太乙高楼灯似昼,未央前殿月移轮。君王行乐新年盛,先使恩光遍近臣。
乔木数家村,结茅岩畔住。隔篱人语声,为问前山路。
绝涧奔流下,喧豗万木中。幽人云外至,疑是雨兼风。
浦口欲移舟,前山暖将曙。不见芦中人,但闻隔烟语。
濯足青林下,长流曳古苔。猿猱与麋鹿,各自饮溪回。
高人读道书,兀坐千峰里。双鹤暮盘云,影在寒潭水。
寻山凭一杖,芳草绿萋萋。花落无人管,春深叫竹鸡。
客去自掩关,林深鸟声静。徘徊夕阳中,秋烟淡孤影。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