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宫客到夕阳时,西望乡园欲泪垂。芳草不堪多卧病,青山何事又分离。
高原暮火行人尽,积雨长天去雁迟。暂醉一杯乘兴地,对君谁复忆凄其。
把酒离筵江上青,水亭客散雨冥冥。心怀远道频看剑,迹向南天秖类萍。
孤驿城头晴见树,片帆海上夜浮星。知君此去堪乘兴,何必临岐涕泪零。
青门长笛起愁声,沧海离杯感故情。宾馆芰荷清夜语,乡山砧杵暮秋行。
浮云北去无踪迹,旅雁南归有弟兄。莫叹蹉跎向年少,古人白首尚躬耕。
绿槐宫树一蝉声,歧路相看万里情。对酒谩因愁远别,临流还可濯长缨。
孤帆夜火洲边驿,澹月疏星柳外城。遥想溪山更乘兴,閒居独羡子云名。
骚人别去易蹉跎,门掩浮亭长薜萝。北阙才名嗟放逐,西镛亲友念经过。
醉题候馆桐花早,归梦乡山夜雨多。料得登临多胜事,南州词赋复如何。
楝花时候忆同游,况复怀君此泊舟。千里归心逢臈尽,几家落日倚门愁。
山钟杳杳前朝寺,烟水悠悠古建州。何事相思不相见,尔来应被白云留。
长河二月柳阴阴,客舍看春感越吟。和气不应消白发,寒灰终未变丹心。
湘潭雁去江蓠远,夕照莺啼谷树深。共道长卿归卧病,青山应笑又投簪。
嗟君失意赋归休,家在沧洲忆旧游。灞上柳条牵客怅,江南草色向人愁。
山城落日寒吹角,水国连天夜泊舟。莫叹青春误年少,古来白首未封侯。
悠悠草色醉离樽,送子东归欲断魂。洛社分携孤剑去,浔阳耆旧几家存。
湓江浪白潮通海,楚地山青柳在门。若见别来相识问,风波此日不堪论。
西风征雁去翩翩,闻道携书泛楚船。左氏赋成曾十载,董生帷下又三年。
读书小馆山当户,旧业巢湖水作田。圣代秖今逢掖贵,莫令岁月易流连。
思君深夜百忧新,淮浦东头问去津。千里楚天初度雁,两河明月未归人。
从风自叹成黄叶,临水空思采白蘋。知己飘零有如此,旧游那复洛阳春。
少年何事到长沙,此处翻成谪宦家。地湿楚乡秋雨后,草深甲第夕阳斜。
清湘东去人空吊,盛世南迁众所嗟。我亦为君长太息,懒将书剑客天涯。
少室寻真羡独经,唯应大道本无形。龙飞水殿晴驱雨,鹤绕天坛夜礼星。
望气远临关树紫,看山空对药炉青。那应一问烟霞思,愿得长游且驻龄。
学书学剑事悠悠,况是栖迟未白头。顾影夕阳空北望,惊心大火复西流。
乱山背水孤城晚,独树临关一叶秋。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
孤城吹角水漫漫,近夕波摇舟次滩。峡口砧声江上度,武昌树色月中看。
南天渺渺怀人远,北斗苍苍向客寒。流落水云千万里,不知何处是长安。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