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愁国运与年徂,枥骥犹思致远涂。疗疾若能先蓄艾,避兵何用更求符。
心长种种芦蒲发,计拙星星陆展须。独有春雷堪起蛰,愿随万汇共昭苏。
恸哭秋风忽一年,谁令辽海陷腥膻。力微难挽沈渊日,劫尽真逢倚杵天。
此夜苍涛掀大地,今时碣石抵穷边。受生何苦依兹土,欲向蒲团问宿缘。
坐送流年祇足悲,神州万事向衰微。龙盘山色浑如梦,鹤语乡心末得归。
卷里总嫌新解少,眼中惟恨故人稀。愿君毋悔平生学,白首松筠好共依。
羸躯秋半早惊寒,拥被无眠烛燄阑。近户蛩声悽自语,堆床蠢简嫩谁看。
观人已感荣枯迅,学道方知出处难。四海一身相系属,祇愁疲苶未能安。
牡亡谁为守关门,激矢虻飞昼亦昏。羞与深仇同日月,不妨孤注掷乾坤。
狐裘谋国三公鬨,鼠穴容身四海奔。太息神州倾覆后,犹持党局付儿孙。
秋气侵怀兴不豪,兹辰倍欲却登高。应将丛菊沾双泪,岂有清樽慰二毛。
西下阳鸟偏灼灼,南来朔雁转嗷嗷。神方不救群生厄,独臂萸囊空自劳。
谁令蛮触日相争,应怪蚩尤作五兵。诸将未须誇首虏,虫沙猿鹤尽苍生。
割地输金势已成,上书何幸有诸生。诵经退敌终无策,应愧当时六甲兵。
顾菟殷勤托夜光,神龙劳碌送斜阳。人间百岁犹无乐,争羡鬘云晷刻长。
语重思纡意转真,陇西一代仅新人。夫君有恨谁能谶,错谤当年赋洛神。
解人愈众愈纷拿,诗道从来有坦途。可笑拘墟谈锦瑟,不从象罔觅玄珠。
虎踞龙盘气早收,南朝亦自号神州。河山暗与风光改,休讶横塘属莫愁。
徐王将晷自鶱腾,儒术临戎却数曾。整顿乾坤都已了,来依少妇共龛灯。
湖山合是美人乡,休问襄阳与洛阳。兰室重帷浑似昔,定应墙外著王昌。
好花须是偶然逢,艳绝人天夕照中。今日珍珠河畔路,更无繁萼倚微风。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