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东南汇,春潮涨九环。急来天外水,突起眼前山。
吾道虚舟里,人情骇浪间。始知浮海者,徒苦不如閒。
雪压重关险,江天俨一新。乍拟冰世界,顿改玉精神。
瘠壤皆生色,空山不染尘。寒光如可借,书幌历冬春。
东生沧海日,真景正无边。未出光韬焰,将离势烁然。
金轮浮绿水,灵曜漾青天。谩说烟波远,恩晖岛上悬。
水尽山横峙,霞明半岭西。寒鸦争乱影,孤鹜与飞齐。
树点浑成绮,崖悬恍折圭。奇观当逸兴,生面早留题。
指顾层台上,澄清竟若何。大都天地阔,不辨水云多。
棹转争飞鸟,宵鸣听巨鼍。此时无限意,万里壮关河。
伐竹搆江亭,深宵听浪声。随风疏欲断,和月到无情。
忽讶琴书冷,真从几案生。波臣应共语,籍籍颂高清。
渔人几处学吹箫,海色苍苍弄晚潮。一片山间明月上,满堤寒影渡横桥。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