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空堂晚,飞霜疋练秋。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
重阳偏遇雨,甲子况逢秋。老树花空落,平池水逆流。
路危妨蹑屐,风急怕登楼。独负东园约,黄花笑黑头。
祭酒中朝重,先生绝代贤。圣恩终简在,归兴本飘然。
乐极真名教,交深岂岁年。吾方慰公望,不敢惜离筵。
独宿清斋夜,思秋望雨心。可人无一至,酷暑太相侵。
漫拟堂为玉,真愁地铄金。病妨奔骏力,偃仰负冠簪。
鞭辔停驱马,冠裳候入陵。野行回夜虎,林卧起秋蝇。
汉殿班头月,唐祠梦里灯。仙寮有佳贶,持报恐无能。
西日照城东,飞蝗忽蔽空。声如挟风雨,势若走儿童。
老眼何曾见,残年未拟丰。忧勤正云汉,玄默可能通。
南国今丰邑,东曹古秩宗。学方推董贾,贤总让夔龙。
陵庙瞻新礼,山川忆旧踪。江楼兴不浅,何日许追从。
多雨动经月,一凉先报秋。爱花思种菊,望远却登楼。
病喜中年退,官因薄养留。东邻有知己,诗罢可能酬。
百年为客兴,强半酒杯中。旅夜亲灯影,江春忆钓篷。
才怜皇甫湜,狂爱斛斯融。寂寞谁相问,秪应吾意同。
移居西郭近,岁暮得相过。一室矮如此,寸心宽几何。
野愁仍草莽,江梦是风波。久客须珍重,春来强醉歌。
山水湖南秀,英灵信有之。后来谁先子,今去有馀师。
汉室占星聚,虞廷指凤仪。聪明愚可守,此语未堪疑。
雨过浟江绿,春深楚客归。岸花随路发,沙鸟背船飞。
门对孤峰秀,庭馀寸草晖。杏林多旧树,应长去年围。
曾上銮坡侍玉堂,朝衣新惹御袍香。传宣暖阁天颜近,奏近年台午漏长。
化国有人悲短梦,幽都无地仰余光。从容顾命分明语,一日伤心泪万行。
尘沙无日不春阴,伏枕偏惊抱病心。忧国暗催青鬓改,避名翻爱碧山深。
水禽声动寒犹咽,风柳条长弱未禁。客去客来门自掩,老夫浑欲谢冠簪。
柳丝花片满芳洲,长为溪山感旧游。急雨过窗醒短梦,惊风入树搅离愁。
归帆欲挂三江水,病脚难登百尺楼。老去不知春兴减,向来一月罢梳头。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