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尽孤云入杳冥,翠微深处一茅亭。高台地迥秋先至,古榻僧閒昼亦扃。
诗思更随流水远,醉魂还为碧山醒。凭虚试彻凌云调,应有游人下界听。
数顷湖田一半荒,野人门巷日苍凉。鸠啼远树云初合,龙卧深潭雨自藏。
几处犁锄当暮急,谁家粳稻及秋尝。蒲团竹几随缘坐,独爱山僧午梦长。
疏灯残漏五更初,回首惊尘入梦馀。已愧焦头为上客,始知容膝是吾庐。
垂堂尚忆千金重,处世兼防百虑疏。赖有高情通问讯,数诗清切慰愁予。
凤凰台上题诗去,鹦鹉洲前建节行。万里山川佳丽地,六年江汉别离情。
悠悠晓梦尘随马,漠漠春寒雨带城。好种甘棠三百树,他时留咏汉公卿。
楚云荆树拥嵯峨,一棹曾冲万里波。时代不同嗟我晚,江山如此奈人何。
地从割据终全盛,天遣文章为不磨。闻说宦游兼吊古,鹤楼东下水声多。
宿火重惊梦觉初,浮生今得静观馀。八千劫外竟何物,三十年来惟此庐。
甑未破时犹却顾,虎曾谈后岂全疏。北窗依旧清风在,未必羲皇胜宰予。
泰山东望入层云,阙里门墙夐不群。六十代来孙又子,二千年后我逢君。
虞廷礼乐新笾豆,鲁壁弦歌旧典坟。两县师模三氏学,荐书先傍九霄闻。
我始生男君已孙,且须倾倒共开樽。风流顿合推前辈,弈叶还应大此门。
骥子几时开道路,散声终日傍檐阍。从今阿囝称郎罢,更把方言仔细论。
忽枉东曹第一诗,夜呼红烛看乌丝。郎官白璧元增价,翰苑明珠久见遗。
伐木每怀鸣鸟意,投桃先愧鄙人私。张颠自有银钩笔,不似公孙舞剑时。
一代文章数首诗,几人赢得鬓成丝。闭门颇笑陈无已,忧国谁怜杜拾遗。
满座图书嗟我病,十年心赏荷君私。凭君直欲追风雅,须到周南未变时。
阁吏催成应制诗,御香初散雨如丝。西垣地切层霄半,秘府书存百代遗。
通集久怀明主赐,负暄终抱野人私。多才独愧东曹彦,未有贤劳答盛时。
来往邮筒不断诗,君才真似茧中丝。词华彷佛三王后,字画分明两晋遗。
得失寸心元自许,品题今日岂吾私。吴江落木何须道,浑胜当年未见时。
葛巾芒屦坐题诗,秪欠江边一钓丝。药检旧囊书欲遍,梦回春枕事多遗。
人情更与新年别,草色宁知要路私。独在捲帘深处望,西山无数雨晴时。
禁城钟鼓报春迟,作宦频惊节序移。藤几竹床三日卧,茗瓯诗卷十年期。
仓皇不负黄公意,浅薄终惭鲍叔知。共爱开轩坐明月,好云多事莫相疑。
西垣香火奉严诚,坐久空窗白渐生。方朔岁年犹饱饭,子云词赋竟虚名。
天临华盖春星近,月照方诸夜水清。忽有仙郎传妙句,彩云东望独含情。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