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阮阅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郴江百咏并序·贪泉
宋代
·
阮阅
玉洁冰寒彻底清,不因汲引有亏盈。
廉泉让水贪无异,空使时人恶此名。
郴江百咏并序·坦山岩
宋代
·
阮阅
空山夜雨鬼神愁,怪石层崖虎豹忧。
鸟道不通车马到,只供衲子羽人游。
郴江百咏并序·题春波亭
宋代
·
阮阅
数叶荷衣一短藜,春波亭上倚余晖。
无人会得诗中画,凭尽阑干又独归。
郴江百咏并序·窊樽
宋代
·
阮阅
山中闻有酒官泉,复有窊樽在水边。
荆楚人皆喜群饮,见时应有口流涎。
郴江百咏并序·王履岩
宋代
·
阮阅
勾践因何渡楚川,苍苍双石卧寒烟。
当时纵使为淫巧,片石安能作履穿。
郴江百咏并序·温泉
宋代
·
阮阅
谁将炎热换清凉,可使澄泓作沸扬。
从赐骊山妃子沐,人间处处得温汤。
郴江百咏并序·五盖山
宋代
·
阮阅
五峰如盖色苍苍,隔断蛮陂与瘴乡。
才见山中冬有雪,郴人预说岁丰穰。
郴江百咏并序·西湖
宋代
·
阮阅
岸草江花对夕阳,满船新月夜鸣榔。
秋清菡萏红千柄,风静琉璃碧一方。
郴江百咏并序·西楼
宋代
·
阮阅
危楼百尺对东山,帘幕秋风卷暮寒。
每向残阳新月看,几人曾此凭栏干。
郴江百咏并序·香泉
宋代
·
阮阅
僧舍灵源静不流,只供斋钵与茶瓯。
直应老衲投薰陆,石罅云根久未收。
郴江百咏并序·香山寺
宋代
·
阮阅
十里城南古道场,一泓寒水翠微傍。
幽人衲子时来汲,疑是山中草木香。
郴江百咏并序·孝妇冢
宋代
·
阮阅
国史班班有旧闻,欲将重说与郴人。
教知蔡妇潸然意,可比神仙噀酒神。
郴江百咏并序·撷芳园
宋代
·
阮阅
万萼千枝二月春,只愁风雨便成尘。
不知谁撷香英去,自有寻芳拾翠人。
郴江百咏并序·宣风道上
宋代
·
阮阅
马蹄西去夕阳催,浓淡寒山翠作堆。
北雁无情怕秋热,带将寒信过江来。
郴江百咏并序·燕堂
宋代
·
阮阅
山有香炉水有瓶,斋无尘榻阁无铃。
胡床尘拂枯藜杖,门对江山日夜扃。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宋代】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