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葛陂渚,鸠刻汉王宫。未若山中竹,天然林下风。
一枝供燕喜,万里自蚕丛。历尽峨嵋雪,深知节操同。
扪腹非经笥,中庭曝旧书。殷生惭半豹,楚使慰双鱼。
季曲存加饭,绸缪问卜居。欲知旋袖地,近得比园庐。
王郎读书处,何异辋川庄?竹舞风梢乱,葵烹露叶香。
哦诗迷鹿柴,洗研据渔梁。久坐春阴合,倾杯送夕阳。
雄鸠啼不歇,客散近黄昏。蜡屐粘香絮,单衣绣雨痕。
炊烟寻去径,社鼓望前村。半道牛车至,争驰入郭门。
老去高游兴,南方不可居。新愁攻短发,清泪染长裾。
吊影烽烟里,全生瘴疠馀。梅花空满眼,珍重岭头书。
湖山看不厌,秋尽最宜人。枫叶经霜醉,蘋花过雨新。
萦回盘马客,潇洒好鹅宾。携手论文处,行藏已出尘。
玄度翻经后,支郎卓锡馀。莲花重结社,蕉叶与供书。
半偈参香象,千函校鲁鱼。此中如断酒,那得住篮舆。
游客去欲尽,送君濒岁除。身投开士宅,口授异人书。
卧榻禅灯古,吟窗水月虚。时临洗研处,芳讯付双鱼。
苕水分西浙,馀杭更向西。邮餐供海错,县鼓候潮鸡。
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由拳纸价贱,乡信日堪题。
水宿客程厌,渡江聊系舟。交凭缟带结,饮约布衣留。
野馆琴书暇,田园草木稠。因君解悬榻,他日记南州。
徙倚步郊坰,西山黯翠屏。春醪曲尘绿,晚饭烛花青。
小隐丛生桂,浮踪一聚萍。疾邪焉用赋,甘学古沉冥。
荒鸡警人语,倦鸟飐风枝。枕膝高眠稳,惊心起舞迟。
调元期未晚,求试计非时。总有忧生感,忘言各自知。
万里蚕丛亦浣纱,使君缄赠自三巴。濯残秋水天孙锦,染尽春山杜宇花。
懒集芰荷成短褐,閒过祗树混袈裟。相思几上江边阁,却捲珠帘坐暮霞。
土花斑驳锦模糊,一片寒冰出锻炉。致向书中称折角,捉来石上稳跏趺。
提携起舞旋长袖,慷慨酣歌缺唾壶。多谢司空饶博物,祗愁无地击珊瑚。
屋上青山半隔城,门前林木有馀清。林连北郭藏春色,水过东家作雨声。
薄禄藜羹堪养老,闲身竹素最钟情。人嘲寂寞扬雄宅,自笑《玄经》草未成。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