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云不碍月,木落小庭宽。老去余残兴,朋来免独看。
鹊飞愁到晓,牛喘不知寒。莫问悲秋意,关山行路难。
曲直郊原树,风中寒色来。枝交夸父杖,意尽仲文槐。
漏日穿斜影,封霜滑破苔。秋前摇落意,年长倍添哀。
谁言乏修绠,试向阁中看。日照锦幖色,风吹云气干。
骊龙探亦易,蝌蚪识应难。自恨年华晚,时来但倚栏。
匣里出君三尺剑,细看真是古干将。曾亲壮士犹粘血,误近书生便减光。
形质未随风雨去,精灵应在斗牛旁。平生意气堪相用,世上雠轻且好藏。
风吹露湿一枝枝,带子垂阴是后期。已许成蹊通看路,纵饶无语是含辞。
人间地薄载难得,井上根衰蠹不持。芳蕊堪怜落堪惜,闲人不管正开时。
一尺清光势似钩,锷边名姓旧来雠。未甘孤怯常磨看,自恨粗疏更密收。
无质草烟轻欲动,有情秋水冻难流。佽飞匕首堪为伴,但斩蛟龙不觅侯。
当日楼中夜未阑,隔帘红药露团团。清歌出格鲸尊满,醉袂沾香凤蜡残。
暗与美人收堕珥,狂教座客笑遗冠。重来事事陵成谷,一片秋阴作晚寒。
阿阁三重压小园,玉梯东畔识桃根。未知薄怒深于笑,却喜横波直似言。
月露有光空别梦,春风无事静消魂。此生万事因君尽,深负多情不负恩。
素质先春迥出群,相思何处梦纷纭。莫言荡妇楼中粉,只是仙人岭上云。
半树临风惊晓色,一枝如雪立斜曛。偏怜最有池中水,才得冰开已照君。
华屋重来泪暗弹,桐阴满地作秋寒。游丝风撼啼鸦树,积草烟生斗鸭阑。
谁论绝交思任昉,空怜诔德有潘安。坏墙醉后曾题处,遍检苍苔自读看。
风景当前漫抚膺,东南忍见杞天倾。龙盘王气山空在,马渡江潮水未平。
谁致倒戈攻铁瓮,更闻降孽掠芜城。谢安王导惟丘墓,天堑徒萦十万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