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岫棱层和恨叠。碧海迢迢,不比相思阔。愁到浓时无可说。
倚窗碎剪同心绪。
伊作繁花侬作蝶。恋着芳春,到也风流杀。何事痴情成永别。
年年池馆风和月。
听着檐铃风阵阵。寒月窥窗,照我长孤闷。多少暗尘萦玉轸。
灯花夜夜无凭准。
点滴漏声都是恨。万转千回,才得三更尽。越水吴山何处问。
今生可有相逢分。
褦襶寻君偏不遇。到得君来,惆怅空归去。应是天公能作妒。
不教容易成欢聚。
烟树高城长间阻。忽讶青鸾,掷下惊人句。红藕碧兰香缕缕。
凉飔消尽閒庭暑。
双袖都教红酒涴。故意缠绵,挨着罗裙坐。红粉回头休笑我。
明朝此会重来么。
醉唱金衣君且和。便到沉迷,肯放谁先卧。金井鸦啼寒月堕。
霜风吹灭残灯火。
乘兴偶来西水畔。感得多贤,执手频相挽。此日囗烽天下满。
吾侪诗酒还堪恋。
不见祇愁相见晚。见了轻分,却又愁无限。秋水片帆行渐远。
苍葭白露迷人眼。
入暮帘前风雪乱。似我离愁,扫却还堆满。光景看看时序换。
此身犹在天涯畔。
我爱梅花堪作伴。花却无情,不把清香绽。寒酒一尊灯一盏。
迢迢枕上乡魂远。
华灯焰煖,红云影绕,蟾魄荡梅痕。相对忘年,未知谁主,不道夜将分。
笑歌自可称行乐,何必踏香尘。且共留连,莫教归去,花扑瓮头春。
鼠窥窗侧。守着灯儿黑。雨横风狂眠不得。但觉双眸枯涩。
春深犹滞天涯。题书再报归期。坐久夜鸿过尽,锦笺搓作团儿。
北堂萱草。渐觉垂垂老。甑釜生尘寒夜悄。添得鬓丝多少。
啼螀四壁凄凄。停灯犹缀残衣。忽见满阶霜露,伤心病子天涯。
羁愁黯黯。忽地成消减。可惜少年空荏苒。双鬓白来谁染。
雪风不住敲窗。夜深冻灭银釭。客里已多憔悴,病时倍觉凄凉。
柳塘花陌。点点鹃红滴。池上小楼楼上客。不肯做些将息。
阿谁解唱新词。倩他隔岸红儿。曲罢盈盈不语,水风遥递相思。
乱云堆火,疏树弄阴,郊外芰荷都放。热客劳劳,正喜翠亭幽爽。
引凉飔、细把奇文赏。看几上、蛮笺乍展,兰芬早入书幌。
况复襟期旷。道家近馀杭,易沽花酿。醉语酡颜,泥着雪儿同唱。
一丝丝、画栋纤尘飏。更说甚、层城欲掩,任银蟾飞上。
登高极望,正凄凉、满眼悲风冷雨。多少春华摇落后,回首但伤迟暮。
怪字空书,奈何频唤,此意堪谁诉。疏狂自笑,青衫无限尘土。
那更拾翠情慵,凌云笔老,病卧苍江渚。旧恨新愁千万种,怎得朱颜长驻。
红锦缠头,金貂贳酒,事事都轻负。唾壶频击,此生不信如许。
塞鸿啼过,又昏黄、阵阵朔风吹急。败竹荒芦声不断,天半同云羃羃。
酒暖还寒,灯挑不亮,帘外琼瑶掷。倚阑凝睇,东湖一片寒色。
遥忆高卧匡床,围炉拥被,谁在门前立。青瘦玉梅频弄影,疑似近时风格。
黑发空惊,苍髯欲化,对此增愁寂。层城不掩,载舟应在今夕。
繁华无定,问西湖、今日阿谁为主。閒约酒徒寻胜迹,直上南峰高处。
城郭依稀,江山冷落,系马閒凝伫。振衣长啸,划然声动林树。
回忆南宋遗宫,寒鸦飞尽,筚篥鸣荒戍。黄菊紫萸长似旧,笑杀英雄尘土。
落日当杯,西风吹帽,醉把青萍舞。天生我辈,烟霞未许归去。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