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巧把丹青画。喜个里、真潇洒。迥然标致出风尘,何羡轻肥裘马。
繁华尽洗,豪奢不尚,独把风流写。
声名藉藉传京国,看笔似、黄河泻。科头坐石澹忘情,不数晋时王谢。
他年麟阁,绯衣玉佩,祇是寻常者。
碧水横分,苍山乱叠,楚天无限云树。惆怅倚阑凝望,黯黯无语。
新来憔悴,叹梦不成云,愁都作雨。红袖对笼,翠尊递饮,尽成间阻。
追忆骊歌唱罢,宝马嘶时,肠断送君南浦。秋江渺渺,多少征帆来去。
玉块题情,刀镮赠约,毕竟相逢何处。向晓伫立妆台,慵画旧时眉妩。
江梅乍吐,有寒鸦,斜日愁思欲绝。烛底孜孜曾邂逅,蓦又催人轻别。
带绾鸳鸯,钗摇翡翠,风过裙罗揭。低头缓步,弄羞时把衫啮。
望断一刻难留,祇留离恨,向黄昏时节。对影偷垂珊枕泪,生怪窥人明月。
玉漏初长。银釭半亮,转觉肠如割。痴魂欲去,帐花不住摇曳。
眉翠都残画未成。脸红微褪梦初醒。恼他桩镜忒分明。
心里只应常有恨,人前还似不知情。背拈钗子画银屏。
幽梦初回月一床。翠衾零乱不闻香。静听阶砌叫寒螀。
人在客中秋更苦,病当愁处夜偏长。怎教人不怨凄凉。
叹息欢情逐晓云。剩衾閒枕已消魂。可怜疏雨打重门。
切切冰弦弹别鹤,荧荧华烛照孤樽。猛拼愁杀别离人。
千片残红千丈丝。霎时牵系即分飞。东风无奈又频吹。
情似路人谁寄恨,事如春梦暂相迷。见时无语但含悲。
疏雨来时嫩蕊倾。金丸落处彩鸾惊。从来好梦不分明。
缱绻非关今世孽,凄凉频忆旧时情。此生此事勾牵萦。
春夜溶溶月上迟。红楼十二锁花枝。温柔正在倚床时。
宝袜未松先避我,罗巾欲试转怜伊。灯儿谁向画屏移。
午倦慵将绣帖移。却揎朱袖捲帘儿。枝头已有嫩莺啼。
薄倖客游芳草路,相思人在落花时。暮云楼外远山迷。
一点残灯落翠篝。杏花朝雨冷悠悠。起来无语叠罗帱。
枕上朦胧曾握臂,镜前娇懒怕梳头。坐看双燕入红楼。
凉雨初收,明月未上,兰堂红粉欢宴。促酒频辞,徵歌懒应,看着故回娇面。
恍隔灯纱,怎借得、顺风吹转。最有情时,未相忘处,一声微叹。
自觉疏狂情意浅。奈犹有、这番萦恋。话带愁来,魂随目去,觉最防人见。
向更阑、分手处,犹怨道、秋宵太短。恁种迷留,拚今生、为伊肠断。
落梅千点,湿云万叶,欲问韶华何处。罗襟渍泪不曾干,怎怪得、春来多雨。
芳尊酒冷,瑶琴尘积,便有心情难诉。怕他柳眼惯窥人,不敢向、小亭閒步。
齐纨似玉,越罗如水,楼上晚妆初歇。冰肌玉骨自生凉,怎要得、人心长热。
柳风入袂,荷香拂枕,天畔又悬新月。离情别恨不能言,生怪杀、暮蝉呜咽。
疏桐引露,残蕉滴雨,半晌漏声才下。梦中不见彩云归,但独对、残灯无话。
醉轻易醒,愁多难讳,羞说沈腰堪把。缄将白发寄伊行,更莫为、有情惊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