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
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
男儿数偶奇,不必苦嗟咨。颜子犹箪食,庄生亦布衣。
百年容易老,万卷卒难窥。致力宜为者,腾骧自有时。
惠我柏虽小,观君意实深。欲令儒服者,同此岁寒心。
月映庭雕玉,风来韵响金。公车已驰节,不及待清阴。
六出飞琼玖,云愁正腊天。寒声生密竹,爽气彻纯绵。
故苑风初静,重楼月向圆。何当酬此景,蘸甲引金船。
结构俯危城,公馀杖履轻。事随尘自远,心与水长清。
隐几鱼方乐,开窗雨乍晴。憧憧渡头客,谁会此时情。
置榻初相得,膏车忽起行。秋风无限事,麦酒不胜情。
原宪何曾病,丘明竟有声。从容湖上语,他日看功成。
荜门真蚁穴,旷快一登楼。天地投双睫,诗书落九州。
栏杆元诘曲,日脚更迟留。借问同来客,能同此意不。
天中悬日月,激激正鸣泉。洗耳岂吾事,披襟聊石边。
焦桐无杂弄,佩玉有群仙。欲识偃溪语,于今蹄与筌。
三伏流金石,端居若探汤。古松摇落照,芒履促追凉。
天壤知谁似,形骸亦自忘。何须北窗下,始解到羲皇。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